智能制造实施落地方法:
1、对信息化较全面的
企业,主要做到三个集成
纵向集成就是解决企业内部信息孤岛的集成,追求的就是在企业内部实现所有环节信息无缝链接,是所有智能化的基础。横向集成是企业之间的信息网络所实现的一种资源整合与共享。端到端集成是围绕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价值链创造,实现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
物流配送、使用维护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服务,提供实时产品和服务。目标使人和人、人和机器、机器和机器以及服务和服务之间能够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对端的高度集成的CPS企业网络
系统架构,这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技术前提。请加微信号:robotinfo 学习工业智能化知识
2、对已有管理信息化的企业,主要从ERP+、互联网+制造
从中国三十年的信息化的实践基础上,实现ERP+制造。这是互联网+的社会网络系统架构的基础。因为传统的ERP软件支持不了深入应用,除了财务,都有独立最佳软件可以替代。通过互联网+实现企业人、物、系统之间业务互联达到万物连接,形成大数据和工业大数据并使用云计算,实现社会网络系统智能化,促使ERP+制造转型升级,实现以ERP为平台,ESB信息总线集成车间物联和管理务联的智能化制造企业。
3、对基础管理较弱的企业,主要分步骤:标准化、信息化、
自动化、智能化
中国制造企业的精益化程度比较薄弱,首先实现精益的标准化,标准化数据、标准化工艺、标准化流程,持续的改善,消除一切浪费,并实现精益信息化。在此基础上,实现工业
自动化和最终达到智能化制造。
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成为智能化企业,终极目标是从产品、生产过程到企业运作全方位都实现了智能化,真正是基于以需求为导向实现个性化的生产制造。而每一类企业的行业积累、企业积累不一样,特点不一样,或选择全方位推进,或选择分步实施。
我们可以融合
美国GE的工业互联网、
德国西门子的工业4.0、
日本丰田的精益TPS、中国的两化融合数字化工厂的实践中,让连接的万物做正确的事。实现中国2025规智能制造划应该根据中国产业发展背景,中国企业的现状的逐步实现智能化。
虚拟世界喧嚣背后的反思:
基础工业需要持续的创新积累,制造技术工艺本身的提升是不容质疑的,所以,我们不能过早的放弃工业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跟上世界大势,整体制造业的提升也可以并行与迭代发展,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智能制造都是在拉动基础工业的转型,提升企业的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的快速柔性的智能生产的竞争力。
没有运行良好的生产系统,工业4.0的CPS信息物理系统也会受阻。原生产系统的收获的经验可用于CPS的研发与应用。CPS系统应该可以自主应对突发事件。所以,智能机器必须与人类的创新能力结合。为此,人类将通过移动协助系统为CPS持续优化决策。
数字化制造不等于全自动化,未来十到二十年,主流的制造方式将是人机结合。数字化制造的价值是客户导向的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一定是人机高效的融合。不能重蹈CIMS失败的覆辙,偏面追求全自动化与
无人化,工业4.0也只是未来的目标。
历史证明追求无人工厂是错误的。智能化程度逐渐提升,人机协作和深度学习将成为发展重点。现在当务之急需总结出智能化的价值观、方法论与技术的架构,不要再把智能庸俗化或妖魔化。
很多企业的工序引进了
机器人,但工序前后存有大量的在制品。也有制造企业引进立体化仓库,货架上要求装满货物。有些自称智能化工厂却计划排产没有智能等等。这些都违背了精益思想的节拍均衡、加速库存周转,混流优化制造原理。
也有论点平庸化了智能制造,如大数据就是智能化、连接可以涌现智能化(这适合生物系统的漫长时间的进化)、数字化就是智能化等,实际上,这些都是智能化决策的基础
我们虽然有了许多工业4.0典型案例,但必须清楚知道我们的智能化高端软件产品缺失,计算机辅助设计、资源计划软件等关键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依然较大。
畅想智能化美好的未来
1、云制造
分布式状态、自下而上的控制、模块化生长、边缘最大化、不求目标最优等,这可能是未来管理的创新。
比如未来的分布式制造是在1万个分布式制造点生产出单个成品,与1万个成品在1个加工厂制造,其产能一样,而且前者无需仓储、物流的环节。即一些产品可以在物联网、大数据下的3D打印或小型个性化创新制造。
2、语义网(Semantic Web)
语义网就是能够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高级智能网络,实现人与电脑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它好比一个巨型的大脑,智能化程度极高,协调能力非常强大。在语义网上连接的每一部电脑不但能够理解词语和概念,而且还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干人所从事的工作。
语义网的建立极大地涉及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部分,与Web 3.0智能网络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语义网的初步实现也作为Web 3.0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网络上的超级大脑,可能会延续于数个网络时代,逐渐转化成“智能网”。
3、超级智能
超级智能是指在许多普遍的认知领域中,表现远远超过目前最聪明的人类头脑的智能。体现三种形式:1、高速超级智能,和人脑相似,但速度超过人脑智能。2、集体超级智能,是通过庞大的小型智能体集中起来,从而达到卓越性能的系统智能。3、素质超级智能,是一个至少和人类大脑一样快,并且从素质上来说,更加聪明的智能。
借用谭铁牛院士在2015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说的话”“只要把握的好,基于人工智能的超级智能就是天使,魔鬼不会出现”。
总之,智能工厂生产出智能的产品与服务。智能化使我们的物理系统成为了活物,不仅赋予了物体以感觉,还赋予了其思考能力和协作能力。中国提出“互联网+”,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合二为一,其战略视角超过美德日。大道无形,具有群蜂思维,可以使复杂系统万物连接,软件控制实体,并学习、迭代、共同进化,自组合适应,自催化,会涌现其
智慧。这个过程也许漫长,扩展到整个智能社会、智慧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