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AGV 常见减震浮动结构对比分析

2020-08-31 10:01 性质:转载 作者: 苏州睿斯博特 来源: 苏州睿斯博特
免责声明:AGV网(www.chinaag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图11 导柱布局形式

图12 导柱偏移的受力情况

整体而言,垂直导柱式浮动的结构占用体积较小、结构简单。从成本方面而言,是较为经济的一种减震结构,比较适用于对空间具有限制的轻中载轮系布局。

导柱的受扭卡滞是该结构的局限点,为解决该问题,应当合理布局导柱与驱动轮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此同时,增加导柱与导套的配合长度,可有效减小因受扭产生的对顶力,减小导柱导套的卡滞概率外,避免导柱受扭弯曲变形的可能。

(3)剪叉式。剪叉式浮动结构是基于剪叉举升结构所延申出来的一种减震结构。其中包含了剪叉式举升结构的上下托架,中间通过剪叉进行连接并在两托架中间设置有减震弹簧。

该结构的减震浮动型式与剪叉式举升相同,在遇到路面不平整时,下托架会垂直向上压缩并靠近上托架,同时,下托架与上托架间水平方向也会发生位移。

由于剪叉结构在高度空间的占用较大,此减震结构更多的是适用于差速单元模块。其中,剪叉结构的中间部分的空间可以被有效利用,差速驱动模块在包含路面适应功能外,其单元模块还具备相对车体旋转的转向功能以提高AGV的转向性能。因此,关于转向的结构完全可以放置于剪叉结构的中间空间,以使得在具备减震以及转向功能的同时节省更多的空间。

图13 剪叉式浮动详细结构图

图14 剪叉式浮动详细结构图

剪叉式浮动结构整体相对减震模块而言体积占用较大,其更多是与差速转向结构相结合,将两者结构空间合并。其结构不适用于对空间要求较高以及带有转向功能的舵轮布局。

在路面适应性中,剪叉式结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图14所示,当两驱动轮的路面高度不一致时,由于剪叉结构并没有更多的自由度来适应两侧的高度不平,则使AGV整体被倾斜地顶起。

(4)摆动桥式。摆动桥式结构通过整桥式将两个轮子连接起来,以桥的中心作为摆动中心与车体铰接。摆动桥式的路面适应结构常见于装载机以及相关的工程机械中,通过释放整桥的旋转自由度来适应地面的不平整。弹簧在该结构中主要起到了减缓冲击的作用,在实际的应用中,若路面仅仅只是不平整而没有给驱动单元带来更多的冲击,摆动桥式的浮动结构可以无须设置弹簧。地形的不平整使得两轮的支承力离摆动中心的距离不一样,则力臂较远的轮子支承力小,力臂较短的轮子支承力大,浮动结构由此来适应路面的不平。

对于一个摆动桥结构而言,两个轮子始终通过摆动适应不平路面,实际可视为将桥上两个轮子变化为整桥的1个大轮子。那么,对于摆动桥式的四轮布局来说(图 16所示),即将四轮布局变化为三轮布局,在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理论上,三个轮子必然接地,从而解决了所有轮子共同着地的问题。

图15 摆动桥式浮动结构简图

图16 摆动桥的轮系演变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