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流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面对零售品牌多 SKU、高频次订单的分拣痛点,深耕物流自动化的畅联再度携手立镖机器人,打造专为柔性零售场景设计的 3D 分拣解决方案 —— 在 150㎡的空间内,以智能科技破解 “多品种、小批量、高时效” 的分拣难题,重新定义仓储自动化新高度。
150㎡智慧矩阵
适配零售行业 “千面订单
针对零售行业 “商品种类繁杂、订单碎片化” 的特性,立镖 3D 分拣系统在仅 150㎡场地内构建精密网络:
·小黄人机器人化身 “动态分拣中枢”,可同时处理服饰、日用品等多品类商品的混流分拣;
·600 个智能格口按 “订单频次 + 商品属性” 动态分配,既满足门店补货的整箱分拣需求,也能应对电商订单的单件精准拣选;
·1800 件 / 小时的产能设计,完美匹配零售大促期间 “爆发式订单” 与日常 “高频次补货” 的双重场景。
格口实时 “对话”
分拣全程 “透明可控”
Libiao Robotics
当多品类订单进入分拣环节,小黄人机器人迅速规划路径,将货物直送 3D 分拣区。每个智能格口的独立指示灯如同 “智慧神经”,让分拣过程更清晰、更高效:
· 实时动态显示:格口配备独立指示灯,实时显示商品数量,清晰直观;
· 智能提醒功能:当格口内商品数量达到设定值,绿灯自动亮起,提醒工作人员进行下一步操作;
· 便捷重置操作:料框随输送带送往打包区后,工作人员一键即可重置格口状态,快速进入下一单分拣任务,确保流程顺畅无间断。
从 “人找货” 到 “货找人”
重构零售分拣逻辑
Libiao Robotics
传统零售分拣依赖人工在平面货架间奔波,面对数百 SKU 时常陷入 “错拣、漏拣” 困境。立镖 3D 分拣系统通过三大革新突破行业瓶颈:
· 立体空间革命:600 个格口垂直分布,向高度要效率,较传统平面分拣节省 60% 场地;
·数据驱动作业:每个格口的实时数据同步至管理系统,让分拣逻辑从 “经验驱动” 升级为 “数据驱动”;
· 人机协作进化:工人从 “搬运工” 转变为 “数据执行者”,只需根据格口灯光指令完成 “收取 - 放置” 动作,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作业精准度。
物流行业的未来,属于高效与智能。立镖与畅联的合作,不仅为零售行业提供了 “小场地、大产能” 的分拣范本,更揭示了物流自动化的核心逻辑:用科技让每个作业环节会思考、能对话、可追溯。无论您的企业正面临订单暴增的分拣压力,还是渴望提升仓储物流效率、降低成本,立镖机器人都能为您定制专属解决方案,助力您在物流赛道上一路领先,开启智能物流新时代!
浙江立镖机器人有限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公司主要有两块业务:自动称重扫描台和包裹分拣机器人。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物流自动化项目的研发与创新。经过15年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积累和2年多的专注技术创新和发展,公司产品全部属于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到目前为止已有40多项发明专利。
立镖主创团队来自于丝袜机控制系统领域领跑者—杭州嘉拓科技有限公司,拥有15年自动化控制技术开发经验。2014年立镖团队开始研发自动分拣机器人,2016年2月,自动分拣机器人投入使用,2016年6月,立镖分拣机器人正式发布。2016年7月正式入驻杭州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镇。在国内市场与知名物流企业邮政、申通、京东等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海外,已打开美国市场,接下来将开拓欧洲和亚洲市场。
立镖全球首套人工智能机器人分拣系统已完成两年稳定测试和运营,现国内市场机器人运行个数达到4000多。 比起流水线的分拣系统,立镖分拣机器人占地面积小、分拣效率高,机器人只要自动充电5分钟,就可以连续工作4小时,该系统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分拣,只需在约1300平方米场地内划设10个入口、240个格口,就能实现每小时分拣18000个快递包裹,差错率小于0.01%,为此可节省原先传统模式分拣70%的人力。如果按350台的数量配置,“立镖小黄人”智能分拣机器人可以达到60万件包裹的日均处理量。相关系统路径算法5分钟就产生约3000亿次的计算量,相当于北京首都机场一整天航班起降数据计算量。精准、高效,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被广大网友惊呼为“逆天”的惊艳世界的中国快递“黑科技”, 它的出现被视作革新物流行业的一大利器。
立镖物流分拣机器人自发布就引起了政府、行业及媒体的高度重视,央视《走近科学》、《新闻联播》、《辉煌中国》等电视节目、国内外各大媒体和《”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进行了一系列报道介绍,凸显了中国智慧物流最新成果。
2025-07-09 11:07
2025-07-09 11:06
2025-07-08 09:43
2025-07-08 09:39
2025-07-08 09:37
2025-07-08 09:35
2025-07-08 09:34
2025-07-08 09:30
2025-07-07 17:40
2025-07-07 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