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Quicktron快仓用潜伏式机器人和货架到人方案开辟了国内的移动机器人赛道,那么快仓首创的“大工+小工”多机型协作模式QuickBin就是引领这条赛道进入了“混合型方案+一体化调度”的时代。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QuickBin走过的用户体验探索之路、产品升级之路、国内外应用之路。
Quicktron
QuickBin
诞生前传
因为看到用户受到货架到人拣选动作爬高上低、某些场景拣货效率不够高的困扰,所以快仓看好箱式机器人的按箱拣选的未来趋势,2017年快仓开始研发初代的箱式机器人,但彼时箱式机器人才3米多高,存储优势尚未凸显。2018年快仓投入了更多资源在箱式机器人开发上,并开始落地项目。2019年,快仓角逐了当时国内市场上最大的箱式机器人项目,收获了2个当时尚未彻底解决的行业思考:
① 纯箱式机器人方案在解决料箱输送到拣选站时需要使用大量的输送线,柔性不足且成本较高。
②纯箱式机器人单巷道仅能支持1-2台机器人同时作业,当某个巷道有更高出库量需求时,就满足不了用户需求了。
如何在拣选环节省去输送线?如何打造更柔性的拆零拣选解决方案?如何突破单巷道最多支持2台机器人同时作业的产能瓶颈?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探索,2019年底快仓开始预研QuickBin模式的MVP验证。
Quicktron
QuickBin
产品升级之路
2020年CeMAT期间,快仓全球首发QuickPick 1.0解决方案,箱式机器人和潜伏式机器人分工协作,帮助用户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柔性地进行拣选作业。当时这个“大工+小工”的组合中负责水平方向搬运料箱的是潜伏式机器人M15,人工操作不够方便,拣货需要弯腰。
2020年底,为了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快仓设计了为QuickPick而生的“青鸾”M5,并升级了箱式机器人的高度,以提高存储能力。QuickPick 2.0由此诞生,并在2021年CeMAT上展出。2022年,快仓对QuickPick进行了品牌升级,更名为QuickBin,并加速走向海外市场。
随着越来越多的仓储项目部署,快仓不断深入了解不同行业用户的诉求,发现绕不开的都是更高的存储密度、更快的履约时效、更复杂多变的业务场景、更大的出入库流量、更低的投资成本、稳定准确的系统和机器人、可靠的售后服务体系。
以更高、更密为目标,经过长达17个月的充分设计和验证测试,2022年底,快仓用搭载二级门架、高达8.3米的箱式吸盘机器人刷新了坪效车效人效,同时应用于QuickBin 3.0,后者主要由箱式机器人“鸿鹄”+潜伏式机器人“青鸾”+潜伏式机器人“朱雀”+混合拣选工作站+3种机器人的订单箱自动搬运方案组成。
Quicktron
QuickBin
应用历程
2021年赢得首个正式项目,万邑通德国仓,150台机器人。
2021年 搭载M5的QuickBin在上海第三方物流仓内首次实施完成,60台机器人。
2021年 在国内陆续实施了利丰供应链、工业品电商等项目。
2021年 凭着万邑通的案例,拿下法国Cubyn一期项目,70台机器人。
2022年 法国Cubyn一期项目验收,续签二期,共300台机器人。
2022年 荷兰Radial采用搭载双深位夹抱箱式机器人的QuickBin,300台机器人。
2023年 日本三井物产采用搭载双深位夹抱箱式机器人的QuickBin、日本Eqseek采用搭载双深位箱式吸盘机器人的QuickBin。
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作为全球第二大的智能仓储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快仓致力于打造下一代智能机器人及机器人集群操作系统,让智能机器人成为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的基础设施,实现“四面墙内智能驾驶-让人类不再搬运”的伟大愿景。快仓作为一家以智能技术驱动的创新公司,全球研发人员数量超400人,凭借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深度学习、数据分析等领域的丰富经验,赋能传统行业,打造智能物流新生态,已与国内外60多家世界知名的企业和机构建立合作,应用场景超过200个项目和20个行业。
快仓系统解决方案可以为传统仓库作业模式节省5-7成人工,并有效提高平效,降低错单率,产品损耗率和订单消耗品开销等,从而大幅降低仓库的运营成本。
2025-04-29 22:24
2025-04-29 22:23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20
2025-04-29 22:19
2025-04-29 22:18
2025-04-29 22:17
2025-04-29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