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传龙10月29日晚10点就要去仓库待命,随时出车,车满人走。
11月6日,任传龙从广州回来休息,而此时他爱人已经完全进入了双十一的状态。任传龙回来第一天就赶上爱人值大夜班。大夜班是从下午18点上到第二天早上6点,爱人在第二天下班后短暂地休息了几个小时,9点又去上班了。当天晚上她并没有回来,而是到了第三天的晚上才疲惫地从仓库里赶回家。
11月10日,任传龙去固安物流中心支援。拥挤的人群一下子让他一下子感受到了双十一的氛围,“平常中午吃饭的时候,在月台上也就能看20多个人,今天吃饭的起码有200个,全都是这几天请来的临时工。”任传龙说。
小家电仓的拣货员李红林同样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这几天由于图书仓的人手不够,京东的拣货员李红林和另外5名同事被临时借调到图书仓应对紧张的拣货工作。
大力度的营销活动很快让仓库处于极度忙碌状态。
当一个用户在京东APP上下单几秒钟后,在北京六环外的李红林就会在PDA(掌上电脑)上看到订单信息。按照设备上的提示,他到仓库里面快速取到货物。几条相邻的货道,几十米的距离,若干声扫描枪的提示音。几分钟时间,配送清单拣货完成。
拣货员李红林
之后,李红林就会用叉车拉着这些货物送到打包台。快速拣货和出库是保证京东物流速度的重要环节,一般20分钟内,订单可以完成出库。
像李红林这样的拣货员是仓库里面工作量最大的工种,相比较于那些在自己工位上就可以完成工作的同事而言,李红林需要多走很多步。
去年双十一,一个固安物流仓的拣货员连续工作了20个小时,在22点20下班的时候,手机上显示,一天下来,他一共走了68588步,相当于41.72公里。
不仅如此,“一天下来手上都能看到隐隐的血丝,感觉再多搬几件手就会出血了。”李红林对界面新闻说。
仓库是进货和出货的枢纽,京东B2C的自营模式决定了它要把商家的东西先买进来,再卖出去。买进来的货物放到拣货仓临时储存,然后货物会被拉到分拣仓按收货地址分拣。分拣后的货物将被送到配送终端,从配送终端送到消费者手里。
李红林拣好的货物会被送到通州分拣中心进行分拣。
位于东六环的通州分拣中心,是北京最大的一级分拣中心,其他两个一级分拣中心分别是顺义分拣中心和马驹桥分拣中心。而宋志学所在的分拣中心承接了视频、母婴、家电和图书等22个拣货仓的分拣任务,承担了被北京同城配送80%的配送量。
通州分拣中心仓库主管宋志学告诉界面新闻,他们最近一共增加了1355名分拣的临时工,而平时仓库中正式的分拣工只有670,增加的临时工是正式工的两倍。
所有的货物打包好以后都会被放到一条长长的传送带上供分拣员进行分拣。他们要紧盯着传送带上的货品,看到属于自己对应配送点的货物就要及时取下,当他们身后的拣货筐放满以后,货物都就会被拉到相应的配送点等待配送。
整条分拣线上的员工都有着自己几个固定的动作。双十一这几天,有数倍于平常的货物涌上分拣线,这对他们的手速是个挑战。
11月11日凌晨零点12分49秒,上海市嘉定区的李女士收到了从京东上购买的飞利浦4K电视,这是今年京东双十一配送的第一个订单。从下单到收货,用时仅为12分31秒。
据京东提供的数据显示,只用了29秒,京东下单量就突破了2010年双十一的全天纪录,随后3分37秒、15分钟、1小时13分钟,分别突破2011年-2013年双十一全天记录。
双十一前一天,江粼的员工被京东临时借过去帮忙。第二天一早醒来,江粼看到其中一个凌晨3点发的朋友圈,“终于忙完了。”
他们的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但接下来,拣货仓、分拣仓和配送终端和快递员将迎来非常忙碌的一周。
2025-01-22 09:19
2025-01-22 09:16
2025-01-22 09:11
2025-01-20 06:45
2025-01-20 06:44
2025-01-20 06:23
2025-01-17 09:09
2025-01-16 11:08
2025-01-16 11:01
2025-01-16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