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一年一度的CeMAT ASIA落下帷幕。走在展馆之间,你能明显感觉到,那个曾经以“整车比拼”和“价格战”为主旋律的工业车辆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静水流深的变化。
整机,不再是唯一的焦点。从核心部件自研突破,到具身智能的跨界探索,再到绿色技术与细分场景的深度融合——正在见证这个行业的竞争逻辑悄然转变。
部件之战:供应链竞争升维
如果说以往的舞台属于整机,那么今年合力则将目光投向了更深层——首次集中展出的铸造、液压、传动及“三电”等核心部件,标志着其零部件业务已从内部配套走向创新引领,成为集团四大战略板块之一。这一转变在“合力部件,产业基石”的品牌主张下,正通过“双向赋能”落地:对内筑牢整机质量基石,对外开放供应,为行业提供模块化定制与高品质部件支持。
同样引人关注的,还有卡斯卡特推出的“前端智慧方案”,将门架与属具高度集成,实现性能与结构的协同优化;盛航则带来了热轧式叉腿与一体热轧门架,从材料与工艺的底层重构部件价值。
记者在现场感受到,工业车辆行业的竞争壁垒正在上移——从“组装能力”走向“技术纵深”。谁能在核心部件上实现突破,谁就能在成本、性能和可靠性上建立优势。而这,也正在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分工与协作模式发生深刻变化。
机器人进化:人形智能破界而来
在杭叉的展台,一款名为X1的物流人形机器人成为众人围观的明星。它融合了轮式移动的效率和类人操作的能力,不再受限于结构化环境,实现了“手-脚-眼-脑”的协同作业。
林德通过AI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出人机协同的柔性供应链系统;卓一推出了窄巷道三向AGV与MINI堆高AGV的组合方案,进一步拓展了无人化搬运的边界。
这些产品的背后,是一个清晰的信号:物流自动化正从“单点替代”走向“全链路协同”。具身智能的引入,似乎在试探一个更宏大的命题——我们是否需要一种“通用型物流劳动力”?
尽管人形机器人在实际落地中仍需在成本优化与场景适配方面持续突破,但多家企业已将其列为重点研发方向。有技术负责人在交流中表示,“随着感知决策与整机控制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形机器人有望在特定场景中逐步发挥‘通用型物流劳动力’的价值。”行业正以扎实的技术积累,稳步推进具身智能从概念走向落地。
绿色定制:没有“万能车”的时代
新能源仍是本届展会的主旋律,但已不再是“锂电统一天下”的单调叙事。
吉鑫祥推出了“3分钟换电”方案,覆盖3-12吨锂电叉车,破解续航焦虑;搬易通不仅发布了8吨全向前移式叉车和5吨双电转向AGV车体两款国内首创产品,还专门针对冷库环境开发了三向堆垛车冷库专用型,系统性地解决了极寒工况下的稳定运行难题。
天宇力士则把目光投向特殊工况,其全地形电动越野搬运车适应复杂工地,冷库专用车可在-25℃环境中稳定运行,展现出在细分领域的技术积累。
这些产品的涌现,反映出企业策略的转变:不再追求“一款通吃”,而是深入冷链、窄巷道、重载等具体场景,用定制化方案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从“制造”到“智造”,一场生态级进化正在进行
在CeMAT ASIA 2025的舞台上,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中国工业车辆行业已告别粗放增长,进入以技术驱动、场景定义、生态协同为特征的“深度创新期”。
头部企业如合力、杭叉向上突破核心技术,向下布局全场景解决方案;部件厂商以工艺与集成创新支撑整机升级;而那些聚焦细分赛道的企业,则凭借精准定制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
未来的工业车辆,不再只是“搬运工具”,而是嵌入到物流与制造系统中的智能节点。这场以“智驱绿动”为名的生态革命,才刚刚开始。
杭叉集团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叉车研发制造集团之一。杭叉集团前身杭州叉车总厂是原国家生产叉车的重点企业,2000年通过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下属一家合资公司、63家控股子公司和2家参股子公司,现有员工3000余人,是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国机械工业100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称号。其母公司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6683.7万元,是中国叉车行业的排头兵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培育企业,目前已跻身世界物料搬运设备制造企业前12强。
公司(母公司)实施“两头强、中间精”的发展模式,拥有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省级技术中心,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全球供应商队伍、一个精益高效的生产支持系统和一支由80多家销售服务型分子公司和140多家国内经销商、70多家国外经销商组成的强大的营销服务网络,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主导产品为叉车及其他物料搬运设备,已形成1-32吨内燃叉车、0.75-8.5吨蓄电池叉车、集装箱专用叉车、牵引车、搬运车、堆高车、越野叉车、伸缩臂叉车登高作业车等全系列、多品种的产品结构,产品已遍布全国,并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近30 %,出口占到国内机动叉车出口量的1/3,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叉车出口基地之一。 2012年集团营业收入92亿元。
公司以“做世界最强的叉车企业”为愿景,专业于物料搬运,致力于品质进步,积极实施“专业化生产、品牌化经营、集团化运作、全球化整合”的公司战略,以“进取、务实、创新、和谐”的企业精神,创造价值,回报社会,为您提供最真诚的服务。
杭叉注重AGV智能工业车辆的研发,成立AGV智能工业车辆项目部,依托杭叉智能工业车辆院士专家工作站并借助国自机器人技术,开发出包括激光导引和磁带导引在内的各种AGV智能工业车辆,杭叉AGV智能工业车辆集智能高效、精益管理、信息互联于一体,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AGV产品和服务,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目前AGV产品有1.2t-2t自动导引堆垛式AGV、2t-3t自动导向搬运式AGV 、1t-6t自动导引潜入式AGV、1t-2t自动导引负载式AGV等。AGV智能工业车辆特点:无轨化运行,行驶路径可灵活多变,能够适合多种现场环境;无线通讯,AGV通过无线局域网接受调度系统的实时控制并向控制台报告各类指令的执行情况、当前的位置及状态;自动导引,多样性的导引方式,可选激光导引、电磁导引、惯性导引及RFID导引模式;自主充电,当AGV车处在无任务状态或电量低于设定值时便进入自主在线充电模式;自主避障,AGV系统具有完善的多级安全报警机制,保证AGV系统以及周边操作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故障自诊断,AGV电气系统设计采用CAN总线技术,便于维护同时具有故障报警及自诊断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