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记者看到,该实验室现有2个AI机器人,启动后如同两位开着“战车”的勇猛“战士”。华师一附中大数据中心主任黄发享介绍,这2个AI机器人属于“轮组格斗”型机器人,20名高中生将从“什么是机器人”等基础理论知识学起,到自己动手组装、编程、调试机器人。
“实验室教学并不是拿大学的课程来直接上,而是根据高中课标中的《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两门课,重新编制适合高中生的课程,同时用两年的时间,推动这一新课程的校本化。”据介绍,华中大机械学院赵欢教授、李娟老师和华师一附中的通用技术老师张二奇、航模制作老师何普亮将会一起备课,一起上课。李娟老师介绍,学期末将进行小组之间的组装机器人比赛,还将推荐表现优异的学生参加“中国智能机器人格斗及竞技大赛—轮式自主格斗”。
开班仪式现场
据了解,参与“AI机器人”课程的包括高一新生16人,高二学生4人。“这次能接触到真正的AI机器人,太幸运了。”高一(8)班的郑唯源说,自己从小就对“AI机器人”十分痴迷,“像《火星救援》《星际穿越》这些电影,我反复看过好几遍。以后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想学人工智能方面的专业。”
高一(8)班的孙嘉栋也是“AI机器人”的爱好者。“我在念小学和初中时,在学校参加过不少‘AI机器人’的社团活动,那时候我只会组装机器人,但不擅长编程,这次想弥补之前的遗憾。”孙嘉栋说。
据悉,近年来,华师一附中一直在促进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有效衔接方面展开探索,与清华大学共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同济大学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和西北工业大学合作开设《航空模型制作与试飞》校本课程,和华中科技大学开设“高校文化周”等。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