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上海“智”造先锋:AI重构工业新范式下的柔性生产

2025-05-28 21:29 性质:转载 作者:新华网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AGV网(www.chinaag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在上海长宁区的黑湖科技展厅里,一块实时刷新的电子屏上跳动着数万家工厂的生产数据——某食品企业的饺子皮切割模具利用率因AI工艺优化提升23倍,某新能源车企的订单响应时长通过智能排产缩短至原...

上海长宁区的黑湖科技展厅里,一块实时刷新的电子屏上跳动着数万家工厂的生产数据——某食品企业的饺子皮切割模具利用率因AI工艺优化提升23倍,某新能源车企的订单响应时长通过智能排产缩短至原来的1/3。这并非科幻场景,而是AI深度渗透制造业后,“未来工厂”在上海落地的真实缩影。从重型装备到食品乳业,从工业软件到供应链平台,上海正以AI为笔,在柔性生产的画布上勾勒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范式。

上海汽轮机厂车间内,AGV智能搬运机器人随处可见。

重型装备的“数字蝶变”:数字化让百年汽轮机厂焕发新生

在闵行区的上海电气电站汽轮机厂车间,一台运行了30年的汽轮机缸体加工设备旁,一位年轻工程师正通过AR眼镜接收数字化系统的实时工艺指导。“过去加工一个百万千瓦级汽轮机转子,需要资深技师凭经验调整参数,现在依托于数字化技术,系统能根据技术材料数据自动生成最优路径,加工效率大幅提升30%以上。”这家诞生于1946年的“中国汽轮机摇篮”,如今正通过数字化重构生产逻辑。

上汽厂的转型始于对“数据沉睡”的破局。过去,车间里80%的设备数据未被有效利用,排产依赖人工经验,面对爆发式的订单时常捉襟见肘。几年前,企业开始打造全流程的数字化生态,将数千万千瓦产能的设备参数、工艺路径等数据接入企业数据中心,形成“数字孪生”模型。如今,系统可根据订单需求快速形成设计方案,生产计划精确管控到工序级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动态调整,使大型装备设备的生产过程等待时间大幅下降43%。

“数字化不仅是工具,更是重构生产关系的钥匙。”上海汽轮机厂副总经理韩雷指着车间大屏上的实时能耗曲线说,通过动态优化切削参数,大型转子的加工能耗下降18%,年节约电费超300万元。这种变化背后,是数字化对传统制造业“刚性生产”模式的颠覆——当汽轮机厂能像拼装乐高一样灵活组合工艺模块时,其承接装备订单的能力得以大幅提升。

乳业全链的“智能跃迁”:从牧场到餐桌的AI管控网

在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的中控室,屏幕上18000个控制阀的实时状态闪烁如星。“现在每包鲜奶从牧场到货架的全流程数据,都能通过AI系统追溯至54个关键节点。”光明乳业数字化中心高级经理徐剑华点开手机APP,金山智慧牧场的奶牛健康数据正实时同步——通过项圈和AI算法,系统能提前24小时预测奶牛发情期,配种效率提升15%。

这家拥有114年历史的乳企,将AI应用渗透至全产业链:在牧场端,TMR精准饲喂系统通过分析每头奶牛的进食数据,使饲料利用率提升12%,年节约成本800万元;在生产端,AI温控系统将巴氏杀菌温度从85℃降至75℃,既保留更多活性物质,又实现能耗下降9%;在物流端,领鲜物流的58座仓库通过AI算法优化路径,使冷链车日均配送效率提升35%,成为行业首个五星级冷链资质获得者。

最具突破性的是“随心订”平台的转型。当传统送奶入户业务遇上电商浪潮,光明通过AI重构消费场景——系统根据350万家庭的订阅数据,动态调整产品组合,使低温鲜奶复购率提升40%。“现在我们不是卖牛奶,而是用AI为每个家庭定制‘鲜食方案’。”徐剑华展示着平台的“四随服务”:消费者可随时调整配送时间、更换产品品类,背后是AI对供应链柔性的支撑——2600吨日产能的工厂,能同时处理超过100种定制订单。

工业软件的“中国方案”:AI让中小工厂迈入数字化快车道

“过去接一个非标订单,光拆解工艺就得花3小时,现在 A1生成工艺路径,取代人工排程与派单,工艺准备时间缩短 60%。”东莞某钣金厂的黄老板点开黑湖科技的“黑湖小工单”小程序,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给美国某医疗设备订单的生产进度--系统已根据订单紧急程度、工人数量、工艺路线和库存等,生成了最优生产计划,随时查看订单生产进度。这种“轻量化”AI 工具,正让中国 几万家中小工厂尝到数字化甜头。

作为中国制造业云化生产管理软件市场占有率42.7%的领军者,黑湖科技将AI作为破解中小工厂转型难题的核心。其推出的“CAD图纸自动解析”功能,能识别图纸中98%的工艺参数,某模具厂借此将工艺准备时间从8小时压缩至20分钟;“分布式智能体”系统则接管了43%的生产节点决策,某食品企业通过跨车间产能调度,使突发订单响应速度提升3倍。

“传统MES系统定制周期3个月起步,我们用AI生成代码,1~2天就能完成。”黑湖科技创始人、CEO周宇翔展示着后台的“数字工厂定制Agent”,目前已形成覆盖汽车零部件、光伏等12个行业的工艺知识库。当某新能源车企需要新增一条电池Pack产线时,系统自动调取相似案例的参数模板,使产线调试时间缩短60%。这种“中国效率”,正成为全球制造业数字化的新标杆。

供应链网络的“智能编织”:AI打通全球制造的“毛细血管”

在海智在线的上海总部,大屏幕上27种语言的订单信息实时滚动——法国某直升机制造商的高精密齿轮订单,正通过AI匹配系统对接给西安的3家工厂协同生产。“这个齿轮的齿形误差要求比头发丝还细,传统模式下找供应商要2周,现在1小时搞定。”海智在线董事长佘莹点开订单详情,系统已自动拆解出粗加工、热处理、精密磨削等6道工序,并匹配了最优产能组合。

这家连接70万中国工厂和28万全球买家的数字化平台,用“2+5+2+1”AI体系重构了非标零部件贸易逻辑:“以图搜厂”功能通过图像识别技术,使杭州某智能锁企业的寻源效率提升14倍;“供应链智能组织系统”则将分散的中小订单聚合后分配,使宁波某机加工厂承接新能源电机零件订单时,成本降低3%。最具创新性的是“拆集派”系统——当某医疗机器人企业需要打样10个骨科零件时,系统将订单拆分至5家专精工厂,既解决了“小单没人接”的痛点,又保证了工艺精度。

“AI让中国供应链的‘韧性’看得见。”佘莹指着平台的“产能地图”说,当疫情导致深圳某电子厂停产时,系统在2小时内为其订单找到了东莞、苏州的3家备份工厂,这种“弹性网络”使平台订单履约率保持在98.7%。2024年,海智在线平台交易额达226亿元,其中AI驱动的跨行业订单占比超40%,成为全球制造业供应链数字化的“中国枢纽”。

从汽轮机厂的重型装备到乳业的柔性生产,从工业软件的算法创新到供应链平台的网络协同,上海“智”造的实践揭示了一个核心命题:AI对制造业的改造,已从工具层面向范式层面跃迁。当机器不再只是执行指令,而能自主优化工艺;当工厂不再是孤岛,而能动态组网;当数据不再沉睡,而能驱动决策,中国制造业正通过AI解锁“柔性生产”的密码——这不仅是产能的提升,更是工业文明从“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向“个性化精准服务”的历史性跨越。在上海这片创新沃土上,“未来工厂”的范式变革,正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着鲜活的中国方案。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三分之一德国人忧心 AI 取代工作:结构性焦虑引发思考
    在人工智能(AI)快速融入职场的背景下,一项来自德国(YouGov)的最新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受访者担忧自己的工作可能被 AI 所取代。背后的原因复杂多元:从教育水平差异到城乡环境的不同;从岗...

    2025-08-27 11:05

  • 人工智能驱动的内物流变革:从体力操作到智能协作的多维度转型
    随着劳动力短缺、供应链波动和利润压力叠加,内部物流(Intralogistik)已成为智能化升级的关键环节。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仓库和配送中心的各个环节落地,其影响不再局限于单一设备或流程,而是...

    2025-08-27 11:04

  • 《dispo》:为什么新技术在采购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项新研究表明,技术预算的增加和人工智能的日益普及预示着 2025 年采购战略将发生决定性转变。Ardent Partners 发布了其最新报告《2025 年从采购到付款数字化现状》,该报告探讨了采购领域...

    2025-08-27 11:01

  • 德媒《it-zoom》:人工智能投资回报速度快于预期
    根据 Protivity 的一项全球调查,管理人员的期望通常会得到满足或超出。人工智能的回报比预期更快大多数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对人工智能为公司带来的益处充满热情。咨询公司Protivity最...

    2025-08-27 10:59

  • 全球物流品牌领跑全球排名,中国邮政、京东、顺丰入榜!
    Brand Finance 的最新数据显示,随着数字化转型和电子商务继续重塑物流行业,全球物流品牌价值到 2025 年将达到 1680 亿美元。UPS连续11年蝉联最有价值物流品牌榜首。现代格洛维斯将成为 20...

    2025-08-27 10:41

  • 《sdcexec》:最高效的仓库是你获得最大成功来源
    仓储的当前和未来状态包括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影响、考虑网络安全风险、平衡人力和技术驱动的解决方案以及采用可持续的实践。范德兰德北美仓库解决方案战略参与总监安迪·洛克哈特 (Andy Lockhart...

    2025-08-26 09:21

  • 《tech4future》:大型行动模型是迈向操作型人工智能第一步
    大型动作模型 (LAM) 代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新前沿,旨在克服当前大型语言模型 (LLM) 的局限性。虽然这些模型擅长生成复杂的文本响应和理解自然语言,但在与动态环境交互和执行具体动作方面...

    2025-08-26 09:17

  • Make UK:英国全球创新排名下滑,机器人密度落后
    Make UK 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尽管英国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但其全球创新排名却出现下滑,机器人密度仅排名第 24位。报告指出,尽管英国在 2015 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 (GII) 中排名...

    2025-08-26 09:15

  • 核工业机器人在英上岗
    在核能退役与废料管理的高度敏感领域,自动化正加速成为关键解决方案。近日,英国Sellafield核设施成功引入由英国Cyan Tec Systems公司集成、日本FANUC公司提供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全自动处理系统,...

    2025-08-26 09:14

  • DARPA: 无线能量传输创纪录
    近日,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无线能量传输领域取得历史性成就,其POWER(持久光无线能量中继)项目创造了长距离输电的世界纪录,为电气工程和自动化开辟了革命性的可能性。破纪录的...

    2025-08-25 10:06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