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企业开启“吸金”模式,红杉中国、五源资本、源码资本等多家知名资本机构纷纷重金投资,掀起一轮投资热潮。
7月,松灵机器人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5月,本末科技完成数千万级别Pre-A轮融资,企业估值达数亿元;3月,物流仓储机器人科技企业海柔创新完成B+轮融资,融资额达1亿元;同在3月,逸动科技宣布完成B轮融资。
资本热捧的背后是东莞机器人产业近年来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同时,在政策、市场、科创资源等多方加持之下,东莞机器人产业后劲强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莞工业机器人市场主体数大幅飙升,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增长为123.3%。
▲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
开启“吸金”模式:
资本组团,多家机器人企业获亿级融资
梳理近期发生在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企业的融资情况,可以列举一个长长的名单。
2021年7月,松灵机器人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投资方为红杉中国、五源资本、祥峰投资中国基金和HKX,均为一线投资机构。
松灵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是全球领先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制造商和移动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具有极强的上层软件开发能力,其创始团队和研发团队来自大疆和Mathworks等领军企业和全国知名科研院校机构。
获得该轮融资后,松灵机器人还将重点推动具有自主导航功能的低速无人驾驶系统落地,进一步夯实技术基础。同时,松灵机器人将持续深度挖掘国内空白市场和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扩大服务团队,紧跟客户需求,以创造用户价值为提前,深耕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服务。
这是近期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企业获得资本“青睐”的一个案例。
今年5月,本末科技完成数千万级别Pre-A轮融资,企业估值达数亿元。本轮融资由五源资本领投,老股东奇绩创坛、大米创投跟投。
2020年-2021年,本末科技完成了M6和M15两系列产品的技术研发,同时推出刑天-Diablo轮足机器人,展示了直驱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本末科技的产品主要服务于家用机器人、工/商用机器人、健身行业几个领域。
今年3月,物流仓储机器人科技企业海柔创新完成B+轮融资,融资额达1亿元。本轮融资由五源资本领投,B轮投资人源码资本、华登国际跟投,势能资本继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同在3月,逸动科技宣布完成B轮融资,由华侨城华鑫领投,深圳高新投、东莞金控、有象投资及老股东等跟投,由方瑞资本担任本轮财务顾问。
早在去年4-6月之间,云鲸智能就完成B轮、C轮两次融资。其中,C轮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源码资本、高瓴创投、字节跳动跟投。
创业者在哪里,投资人就往哪里去。资本组团来东莞,纷纷出手,“瓜分”东莞机器人企业,极大地彰显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产业的技术领先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松灵机器人的产品
路径:
独特的发展模式成就企业快速发展
松灵机器人、本末科技、海柔创新、云鲸智能均为东莞松山湖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他们成长壮大和东莞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以及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014年起,东莞开始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同年成立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团队创建市场化、公司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设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发展东莞机器人产业,建设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研究院,以此来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模式,支撑东莞乃至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如何走出一条机器人企业从孵化、成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在人才培养上,自2015年开始,基地采用基于项目和课题的办学模式,与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四方合作共建粤港机器人学院,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创业精神强的机器人和高端装备技术工程师和技术管理领军人才。目前,机器人学院已招生470名。
在培育机制上,基地在基于哈工大深圳自动化与机电工程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香港科技大学InnoX研究生项目、香港科技大学自动化技术中心、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等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资源与经验下,探索出快速培养创新创业团队的“科创训练营”。截至目前,机器人基地共举办19场创业类竞赛活动,累计培养创业者1352名。
在众多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之路上,资本成为企业持续创新和走向市场的重要一环。基地和资本从成立当年就有接触。早在2014年底,基地就联合机器人产业方面专家和红杉资本、高瓴资本共同成立了香港清水湾创业基金,用于基地孵化项目的投资。
目前,清水湾资本已投资支持32家在孵初创企业,累计投资金额超1亿元。此外,机器人基地引入境外著名风投资本,帮助40家在孵企业获风险投资约10亿元。
除上述近期获得融资的企业之外,目前,基地孵化了多个独角兽/小独角兽科技企业,如在3C、家电、五金、食品、新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的李群自动化、亚马逊日本智能家电海外榜排行前三的卧安科技、被评为“CES2019最佳创新产品”摄像机器人的睿魔智能、研发基于精密光学和人工智能的外观类缺陷检测系统和设备的品图科技等等。
独特的人才培育模式,资本的介入,松山湖机器人行业迎来快速孵化阶段。记者从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基地获悉,2019年,Xbotpark获评东莞首家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截至目前,机器人基地孵化创业实体80个,累计总产值超过35亿元。整个东莞而言,东莞机器人企业规模以上约有163家,工业机器人研发及生产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10%。
▲云鲸智能的产品
前景:
东莞机器人产业后劲十足
东莞完备的制造业基础为机器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得天独厚的土壤。“这里的年轻人打造一个新的科技产品,迭代速度可能比硅谷、欧洲要快5到10倍,而成本却大概只需要它们的1/5到1/4,构筑起独特优势。”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创始人李泽湘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
当前,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在李泽湘的规划中,该项目将诞生一批世界级的机器人企业,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我们预测,几年后,这个基地将诞生一批世界级的技术型企业,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让松山湖的机器人产业能走向世界。”李泽湘说。
东莞机器人企业市场主体的增速同样呈现火爆态势,展现强劲后劲。7月底刚刚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东莞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东莞工业机器人市场主体数大幅飙升。今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增长为123.3%,其他相关行业电光源、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26.8%、36.4%、76.3%。
广阔的市场前景、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政策的引导扶持,包括资本在内的多方资源的助力,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产业迈入高速发展阶段。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