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不论是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还是互联网头部公司,无一不在自动驾驶赛道角力。相比载人自动驾驶车辆的研究,低速无人驾驶却慢了许多。低速无人车应用场景多为封闭或半封闭地点,对技术程度要求低,更适合技术开发商业化。相信,低速无人驾驶车辆有望优先逐步替代传统车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形成大的行业趋势。
目前低速无人驾驶的普及仍然处在孵化期,也是社会接受期和市场创新期,这个阶段面临三大难题:
(1)产业链复杂,硬件整合难度大
(2)缺乏相应适配软件
(3)头部化导致的开放程度低
低速无人驾驶的产业链覆盖往往也继承于自动驾驶汽车上下游,如上游的传感器、网络服务商、数据服务商、芯片供应商等,但因为市场量小,往往缺乏相应配套产业链,低速无人驾驶下游的出行服务、第三方应用和服务商更是几近于无。
阿里、京东物流、华为、百度等头部企业,均有低速无人驾驶的产品研发和投入,这种成熟生态体系下,使得初创企业和学校的市场准入门槛和开发难度大大提升。
对于无人驾驶的初学者和后来者,需要一款更完善、更基础、更开放的产品。
松灵抓住了这个市场初期的痛点,Autoware自动驾驶开源套件应运而生,毫不夸张地说,Autoware是目前世界上第一款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一体化”开源软件。
让低速无人驾驶简单点
从无人驾驶的大车到低速的小车,需要简单点。
为产品的硬件和软件做减法,却能完成闭环,又足够开放,这是松灵想传达出的理念。
对于初入行人员来说,了解和熟悉硬件是基础。无人驾驶的硬件配置简单来说,就是前端的建图、感知、定位,中间的决策导航、路径规划,后端的应用,建立在这个逻辑上,参与无人驾驶开发的人就能很快明白整套系统工作的原理。
但对于教育工作者或者初学者来说,就需要去熟悉产业链、供应链,同时采购完成后需要解决电路、接线、底盘等诸多问题,一旦走入弯路,可能对整个学习和部署过程中造成大量的困难。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实现快速应用才是核心,而解决移动机器人应用第一步往往就是解决机器人导航定位问题,这就需要在感知、决策、执行的过程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闭环系统,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无疑是成本难题。
同时,例如Autoware等国外官方提供的硬件配置往往都要求相对较高,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松灵在Autoware 自动驾驶开源套件的配置清单中,对于原先复杂的无人驾驶软件需求进行轻量化裁剪,以较高的适配度降低了硬件成本,完善地集成了计算单元、多线激光雷达、液晶显示模块、通信模块、底盘模块,构建出了一个低速无人驾驶的最小单元,能够满足多个行业的基本需要。
在这种减法下,松灵的Autoware自动驾驶开源套件也以低成本很好实现了一个闭环。
2025-04-19 09:52
2025-04-19 09:51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49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6
2025-04-19 09:44
2025-04-19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