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融合 平台赋能提升制造业软实力
依托龙头企业,有利于快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助推制造业智变升级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穿梭如燕的AGV智能化小车、高度智能化的硫化机、力大无穷的智能关节机器人、火眼金睛般的智能X光检测仪,走进位于西海岸新区董家口经济区的双星轮胎“工业4.0”智能化工厂,生产线上各种各样的智能机器人让人大开眼界。
双星轮胎智能化工厂的建设离不开海尔卡奥斯的赋能。海尔智研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卡奥斯组建专项小组,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帮助双星打造了第一家有工业互联网属性的橡胶轮胎行业智能工厂,合力打造橡胶轮胎行业第一家灯塔工厂。
“智能工厂已经实现5G信号的覆盖,工厂中的设备包括11种、300余台智能机器人运转作业,80%是双星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相同规模的生产线以前需要1000名员工,现在只要256人,将人工效率提高了3倍,产品不良率降低了80%以上。”青岛双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士峰介绍。
目前,西海岸新区已经有3000多家企业注册卡奥斯平台,平台强大的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对新区制造业发展给予了强力支撑。除了借势海尔卡奥斯等大平台的东风,西海岸新区还积极谋划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嫁接,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赋能,推动“家电、汽车、石化”等支柱产业向“智能家居、高端装备、生态能源”等新兴产业转型,用“促进融合”打法提升制造业软实力。
新区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1家企业被认定为青岛市工业互联网“555”认定项目。青岛澳柯玛商用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冷冻冷藏陈列展示柜”新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新增“青岛市商用冷链智能终端设备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等市级技术创新中心5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30家。高校企业合作得到再加强,人才住房保障、个税奖励、专家保健等特惠政策纷纷出台。
独木难成林,先进制造业快速崛起还要依托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推动企业之间的互动耦合,形成上下游联动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为此,新区不断创新打法,在工业企业地产地配方面下功夫,优化完善产业链条,提升本地产业配套,放大产业集群效应,畅通区内产业循环,构建制造业发展新格局。
政策先导 引领制造业攀上“制高点”
轮胎成型是轮胎制造工序中的一个关键核心环节。近日,在赛轮集团的车间,记者看到,这款智能成型机在轮胎生产过程中能够实时抓取分析上百项轮胎数据,实现智能压合,每40秒生产一条轮胎,相当于过去三台成型机的产能,并在轮胎的均匀性、安全性方面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智能化应用在赛轮集团处处可见。在智能化生产车间,传统轮胎生产车间来来往往的工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空天一体的自动化物流调度、5G天线智能设备、可识别人员合规动作的智能摄像头等,而这一切的背后是赛轮工业互联智能大脑的支撑。
“世界智能轮胎的新时代,正从我们手中打开。”赛轮集团副总裁朱小兵表示,经过近20年的迭代研发,赛轮集团打造的“橡链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克服了橡胶轮胎行业生产模式复杂、生产设备种类多、数据采集点多,通讯协议复杂等难题,实现了99%以上设备的互联互通,年数据采集增长量达45亿条以上,对全球橡胶产业的全价值链进行着持续优化。
橡胶轮胎产业转型升级是高端化工产业赋能攻坚战的战果之一。高端化工产业专班起草了《高端化工产业专班赋能攻坚战方案》,编制了《“十四五”高端化工产业规划》,做好了“顶层设计”。而赛轮集团第一时间“站出来”,打了一场“经典战役”。
能打胜仗,得益于每个专班独当一面,更得益于逻辑清晰的作战体系。去年以来,西海岸新区推进先进制造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成立先进制造业赋能攻坚战指挥部,下设八个产业赋能工作专班,围绕汽车领域、船舶海工、智能制造、高端化工、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需要,创新引领,厚积成势,不断攀上新的“制高点”。
同时,西海岸新区还探索更为细化的政府配套扶持政策,创新金融服务以缓解制造业升级的资金压力,加大产学研投入力度以及促进高端人才、技能工匠队伍发展……时下,有着清晰顶层规划、明确实施路径、完善配套的先进制造业“智变融合”在西海岸才刚刚开始,且后劲十足,未来可期。
“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调研,了解企业诉求,完善激励政策,加快推进西海岸工业企业‘机器换人’步伐,推动传统制造业‘智变’升级。”西海岸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谢龙目表示。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