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孙正义:未来30年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深度好文)

2019-05-15 09:23 性质:转载 作者:act视觉系统设计 来源:act视觉系统设计
免责声明:AGV网(www.chinaag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演讲。这是软银孙正义在MWC上发表的演讲,大致翻译了一下,看懂这位号称能看后50年行业趋势的牛人眼中的未来,强烈推荐一读。1 运营商市场令人沮丧过...


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演讲。这是软银孙正义在MWC上发表的演讲,大致翻译了一下,看懂这位号称能看后50年行业趋势的牛人眼中的未来,强烈推荐一读。

1 运营商市场令人沮丧


过去5年,智能手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37%。



不过,未来5年,智能手机的CAGR只有4%。这让人非常沮丧,不是吗?



接下来这张图是运营商的ARPU。



过去10年,运营商的ARPU下降了47%,不过据分析预测,未来几年还将继续下降。


尽管ARPU在下降,智能手机接近饱和,但是,数据流量需求却在急剧上升,这意味着运营商的资本开支(CAPEX)将上升。



所以,运营商就会感到非常头痛。ARPU越来越低,数据流量需求越来越高,CAPEX也在上升,我们该怎么办?


我并不是到这里来抱怨的,大清早我们不应该这么沮丧,是吧!


所以,我今天来是要谈谈未来,谈谈我对未来30年的看法。

2 奇点将来,超级智能诞生


大家知道,我们去年成立了一个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软银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其投资重点就是AI和物联网领域。这个1000亿美元的基金,规模超过全球所有风险投资的总和,全球风投投资总和为650亿美元。


就在几个月前,我们宣布以320亿美元现金收购了ARM。为什么我们花巨额投资,正是源于我们对未来30年的愿景和信念。


我现在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知道Singularity(奇点)这个概念?(一半人举手)


非常好,几年前,我在问同样的问题时,只有1%到2%的人举手。当然,在座的各位都是精英,如果我在大街上问,估计也只有2%的人知道这个概念。所以,这是一个很多普通人还不了解,或也不相信的概念。但是,我们相信这一定会发生。


我告诉人们要相信这事一定会发生。在座没有举手的人,你们要知道,这一天的到来就意味着电脑,或者说人工智能要超过人脑。我相信在未来30年这一天就会到来,就会成为现实。



当我们在讨论大脑的能力之时,我们通常会用IQ来衡量。普通人的IQ是100,爱因斯坦、达芬奇这样的天才的IQ大概在200左右。假如你的IQ达到200,你也就是天才,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的IQ达到了200(笑)。不管怎样,IQ为200的是天才,100的是普通人,相信在座各位的IQ都高于100(笑)。



不过,同样是IQ这个指标,30年后,电脑会达到多少?我认为是10000。



那么,问题来了。人的IQ高于200叫天才,那么IQ达到10000的家伙,我们该称呼它什么呢?超级智能。


人们可能完全无法想象IQ为10000的家伙有多聪明,但是,我认为这家伙在未来30年就会成为现实。


所以,“愚蠢”的人类,我们该怎么办?


当我们在谈人脑时,我们的大脑由神经元组成,神经元连接和断开,这其实是个二进制系统,分别代表“0”和“1”。这就是人脑的工作方式,这就是神经元如何记忆、思考、分类的方式。


芯片里有晶体管,也同样是按照这种方式工作的。我们的人脑里有多少“二进制系统”?人脑有300亿个神经元。那么,芯片里的晶体管数量什么时候会超过300亿?在20年前,我估计这事会发生在2018年,几年前我又重新估计了一下,结果依然是2018年。





如果这个估计前后或许有几年误差,这并不要紧。重点是,人类的大脑在2000年前,在4000年前,神经元的数量一直没有变过,和现在是一样的。我们大脑的“硬件系统”从未得到过改良,然而,芯片里的晶体管的数量在未来30年将成百万倍上升。


想象一下,当芯片的晶体管数量超过300亿,它会比人脑更聪明吗?当然,我们还要将软件、算法等这些东西考虑进去,不仅仅是硬件的数量。如果在未来30年,这个“二进制系统”的数量是我们大脑的100万倍,IQ达到10000,我得说它比我们更聪明。


所以,我坚信在未来30年里,超级智能一定会诞生。这是有史以来的大事。

3 智能机器人改变世界


当这种超级智能嵌入机器人之中,就是智能机器人。尽管我们现在也有很多智能的东西,比如电脑、智能手机等,但这些东西都不能动。如果超级人工智能嵌入到可动的设备中,也就是机器人,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这些智能机器人,或者说能移动的智能设备将无限繁衍,我们的汽车也会变成智能机器人,还有很多,会飞的、会游的、大的、小的、会跑的,各种形状的,两条腿的、四条腿的、百条腿的等等各种智能机器人。


我认为,未来30年,智能机器人的数量(包括智能汽车)会超过人口总量。

4 物联网的焦点:安全与连接


说到智能机器人,就得谈谈物联网了。如果单看物联网设备的数量,要超过人口总数根本不用等30年。我们刚刚收购了ARM,单单ARM一家公司,未来20年的物联网芯片发货量就超过1万亿,用不了30年。大家手里的智能手机,有99%的芯片来自ARM,今后将有80%的物联网芯片来自ARM。



有了ARM后,我可以和工程师们面对面交流和学习,看看未来10年我们要设计什么。所以,我现在比收购ARM前更了解这个行业。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来了!人形机器人的“无锡时刻”
    想象一下一群机器人像人类一样翻身跳跃、在跑道上冲刺在球场上竞技……这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而是即将在无锡上演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随着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前景可期。浪潮...

    2025-03-26 11:46

  • AGV 发力,石家庄装备制造车间 “智” 造升级正当时
    智领制造,质赢未来。当前,制造业正加速向“智造”转变。作为制造业典型代表,先进装备制造业更是首当其冲。近日,记者走进石家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部分骨干企业,看石家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如何坚...

    2025-03-26 11:45

  • 沿着边境看北疆丨 一起体验AGV“无感”智能通关
    甘其毛都口岸是我国一类陆路口岸重要能源进口通道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通关量贸易额最大的公路口岸在我国首条跨境无人运输专用通道AGV车辆往来穿梭AGV是自动导引搬运车的缩写没有司机、驾驶室、方向盘...

    2025-03-25 08:58

  • 中国AGV网本周热点回顾(2025年3月17日-3月22日)
    AGV网(www.chinaagv.com)是中国自动导航机器人(AGV)和自主移动机器人(AMR)行业网站!团队拥有超过23年的行业垂直门户运营经验,多年来见证了传统内部物料搬运从粗放化、低效率沿着更加智能化、...

    2025-03-24 11:41

  • ProMat 2025启幕:中国智造领军全球供应链创新布局
    2025年3月17日——全球供应链与物流领域的顶尖盛会ProMa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麦考密克展览中心(McCormick Place)隆重开幕。作为北美规模最大的供应链、物流及制造业创新展会,本届活动以“智能转...

    2025-03-20 13:44

  • 中国AGV网本周热点回顾(2025年3月10日-3月15日)
    AGV网(www.chinaagv.com)是中国自动导航机器人(AGV)和自主移动机器人(AMR)行业网站!团队拥有超过23年的行业垂直门户运营经验,多年来见证了传统内部物料搬运从粗放化、低效率沿着更加智能化、...

    2025-03-17 12:35

  • 智能物流新未来,中国力量闪耀LogiMAT 2025——德国斯图加特物流展LogiMAT 2025盛大开幕
    中国AGV网(www.chinaagv.com)德国斯图加特讯2025年3月11日,备受全球物流行业瞩目的德国斯图加特物流展LogiMAT 2025在斯图加特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球内部物流解决方案领域的顶级盛会,吸引了...

    2025-03-12 17:36

  • 给叉车装上AI大脑!“天门造”物流机器人卖全球
    “5台出口美国,10台发往巴西,还有30多台卖到东南亚。”3月2日,天门艾吉威机器人有限公司测试车间,一批“小千斤”物流叉式机器人正在接受测试,即将装车出海。产品1至2月销量同比翻番,该公司总...

    2025-03-12 16:56

  • 12台AGV助力,哈尔滨联合飞机无人机生产线大揭秘
    3 月 5 日,记者在哈尔滨联合飞机厂房内看到,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组装调试AGV 自动导引运输车," 我们在智能化生产线上布置了12 台 AGV,在人员不移动情况下,12 台 AGV 转一圈,历经 1...

    2025-03-07 14:59

  • 2025 LogiMAT即将开幕,中国企业蓄势待发,共绘智慧物流新篇章!
    2025年LogiMAT展会将于3月11日至13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这是全球领先的内部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展览会,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制造企业、物流服务商及技术创新企业,展示智能仓储、自动化...

    2025-03-05 15:37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