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工业机器人托起长沙制造业新蓝图

2018-10-17 07:02 性质:转载 作者:长沙晚报 来源:长沙晚报
免责声明:AGV网(www.chinaag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工业机器人制造业 目前,机器人滚边压合工作站、基于三维视觉的智能涂胶工作站已经成为中南智能领先于全国的优势产品之一。长沙晚报记者 王志伟 摄编者按在...

工业机器人制造业

目前,机器人滚边压合工作站、基于三维视觉的智能涂胶工作站已经成为中南智能领先于全国的优势产品之一。长沙晚报记者 王志伟 摄

编者按

在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中,长沙将目光瞄准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基因工程等新兴高端产业和产业链,强筋健骨,中流奋进,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前行。长沙晚报从今天开始推出“产业新引擎 长沙新动能——聚焦长沙新兴产业项目建设”系列报道,首篇关注的是工业机器人。

长沙晚报记者 伍玲 陈登辉 实习生 金颜颜

1765年,英国人瓦特成功改良蒸汽机,揭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蒸汽机在工业领域的大范围应用,将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工业文明带入了全新阶段。

200多年过去,以工业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设备、技术的出现,是否会引爆第四次工业革命?

答案正在渐渐清晰。工业机器人正以席卷之势改变着全世界的工业企业,各国及资本纷纷加大对工业机器人的竞逐,角逐的既有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也包括应用市场。

敢为人先的长沙正在加快行动。3年来,长沙工业机器人企业从3家发展到170余家、从雏形显现到初具规模,全年产值冲击200亿元,机器人产业的“自画像”线条逐渐明晰。

如今,机会与挑战并存,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如何扩大增量,又从“量”转向“质”,勾勒长沙制造业的新蓝图?记者日前对此进行了采访。

起步

当下,“机器人革命”已经来临。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尤其是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起步较晚,机器人在制造业的整体渗透率较低。

2014年3月,雨花经开区获批湖南工业机器人产业示范园,成为湖南唯一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当时仅有长泰、科达、奇思环保3家机器人企业,产业集群初现雏形。

2015年,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步入高速增长期。

当年,长沙发布《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提出到2017年底,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万人。也就是说,每100个长沙人,至少会“拥有”一台机器人。

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台/万人)平均为80,其中韩国为728、日本为344、美国为342,而中国仅为72。由此可见,长沙提出的目标高于全国水平,却远不及韩日美等国。

按照计划,到2017年末,长沙在全市重点工业领域实现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显著提升工业机器人研发、设计及制造水平,工业机器人产业产能力争突破100亿元。如今这一目标已经实现,正朝着200亿元冲刺。

2015年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还有两件事值得欣喜:一个是市政府每年投入资金1亿元,奖励和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以及机器人产品的推广应用,另一个是由多方合作、共同组建的长沙机器人研究院成立。

资金和机构的成立,将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彻底激活。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