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演示的速绘机器人 摄影/郁雨铖
机器人智能水平的高低决定行业发展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组委会秘书长徐晓兰,全程参与了这次世界机器人大会。她告诉记者,这次展会上,无论是工业机械臂还是服务机器人,整体智能水平都有明显提升。
徐晓兰:机器人首先要有四肢,第二要有大脑。机械臂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高度自动化的设备,所以我觉得未来机器人的定义要做调整,要有人工智能的技术,赋予机器人更多的智力水平。所以这次我们的展会,你会看到机械臂很少,但是有工业臂的,也都赋予了它人工智能的技术。
专家认为,机器人对环境的适应,机器人和人之间的协同,以及机器人和机器人之间的协同,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沈阳新松机器人中央研究院院长徐方说,这意味着,智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机器人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前景。
徐方:机器人它主要是为人服务的,既然是为人服务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智能性的话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无论是制造业的机器人还是非制造业的机器人,都需要加强智能化的功能,这样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机器人产业过热背后要警惕低端化倾向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机器人行业的相关的创业和投资已经展现出过热倾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三万两千多台,同比增长了21%。全国智能机器人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韩力群说:
韩力群:本来应该走高端路,但是现在大家一拥而上,据说现在国内每天都有新的机器人企业在成立,所以把门槛弄得很低。大家都在做,都在低端低水平重复,都想来分一杯羹。
产业升级 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早前也提醒,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呈现出“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并且有投资过剩的隐忧,机器人企业要避免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如何应对这样的现象?韩力群认为关键在人才。
韩力群:最近这一两年我听说好像周围有不少学校办什么机器人专业,机器人学院,开始为这个专业培养专门的人才。但是毕竟现在机器人上得这么快,就觉得这个专业人才特别缺乏,掌握技术的人太欠缺了。
点评:我们的眼界意识 决定机器人的智能水平
这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国产机器人忽然给人以惊艳的感觉。无论是造型还是功能,都比以往更智能、更精细了,这才是机器人产业应该有的特点。而任何一台机器人,不但是人类想象力和思维的延伸,也是研发者、企业和政策环境的映射。
机器人技术不断提升,说明开发者投入了大量心血,也说明企业眼界开阔,政策环境优越。反之,机器人徒有其表,一哄而上,反映的是开发者的技术短板,企业和相关部门的目光短浅。眼下,在看到我国机器人产业出现向好迹象的同时,更应该有长远意识,警惕行业的种种弊病,拿出足够的眼界和耐心,静下心来培养人才,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技术。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
2025-04-03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