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物流管理相融合
谈到该项目的技术门槛,郑勇指出,主要依托于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物流管理系统体系结合。
毕业于清华工业工程的郑勇得益于其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研发背景而选择了该方向创业。据郑勇介绍,研究生毕业后,他先后在ABB集团机器人部门的、新天域资本投后管理和机器人行业研究等相关部门工作,在机器人领域,尤其在工业化机器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
透过亚马逊的Kiva项目,郑勇感受到物流领域机器人的应用前景,随着近两年国内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锂电池与视觉导航等产业链发展,Geek++项目的筹备工作在2014年中旬陆续进行。
创始团队由六人组成,其中包括郑勇的三名师兄弟,均为计算机与机器人领域的博士或专家, 具有卫星控制系统、通信设备研发等项目经验,现负责仓储机器人系统的原型研发;供应链负责人在消费电子与汽车行业具有数十年的经验;系统架构师曾在高动态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商工作,在系统设计上为分拣自动化方案与整个仓储系统的融合与接口进行了预留设计。
项目在2015年4月份获得天使轮1000万元战略融资,并于11月投入到天津阿里菜鸟仓库的试运行中,应对双十一高峰订单,并陆续跟进与唯品会的合作。今年预计可实现数百台的量产能力,A轮融资消息也将在近期确认后发布。
▎Geek+还将实现哪些想象?
在谈到Geek+对于自己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时,“我们的定位是一家机器人公司,未来都将专注在物流方向,最终目标是实现无人仓库”,郑勇这样说道。现阶段,物流产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无人仓库”的目标将由技术驱动完成。
他表示,随着激光传感器技术的进步,无人驾驶/操控系统还将应用更广阔的工业物流平台。在仓储方面,“货到人”机器人仅提供了平面解决方案,无人叉车的推广和使用可以使高位存储问题也得到解决;同时智能/无人机配送、机械手、无人卡车等技术的实现将为整个物流系统提供更完备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在仓库半结构化的有序环境中实现的无人运行方案迁移至室外复杂交通环境时势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Geek+作为硬创先锋系列中的典型工业级创业项目,为我们勾勒出机器人技术在工业领域的丰富想象力与广阔应用场景。
通过和郑勇的沟通可以看到,这个项目的几个典型特点:
1、目的是通过仓储机器人形态带动物流人工分拣工作的智能化,相比机械自动化升级,灵活的算法系统赋予了机器人工作决策与协调能力,为其替代人工管理迈进了积极的一步。
2、二维码导航技术在满足一定精准度需求的基础上大幅降低了整套系统的成本与可行性。
3、较为清晰的回报收益方案也将使吸引更多的厂商用户参与其中。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限于方案的早期阶段与规模大小,在需求磨合与适配阶段仍需要投入一定程度的人力、时间与资金。
与此同时,在面对众多“娱乐型”、“陪伴型”等并非实际刚需的“玩偶型”消费级机器人市场火爆,与亟待技术与科技升级的供不应求的工业级创业项目对比的尴尬现状时,我们不禁反思当今的创业驱动究竟是市场需求还是追逐资本热潮。
从整个项目运行逻辑看,Geek+能多大程度上改善物流成本和效率,还有待产品的不断迭代,但这是方向所在,以一当十甚至当百才是此类物流仓储机器人的未来所在。
PS.与Geek+类似,亚马逊也采用了一样的机器人管理他们的仓库。在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回复关键词“亚马逊”,我们提供了一个工作原理视频。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