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配置化
“后台机器人系统是比机器人更为关键的部分”,郑勇介绍道,主要针对商品物件的存储与摆放、机器人调度与行走路线、订单执行顺序等三个重要方面进行算法优化。具体包括:
1、不同于传统人工分拣的存储方式,仓储机器人系统的货物存储采用分散式架构,系统需要对货架上商品摆放与搭配的规律和趋势进行动态调整。
即每一个货架尽可能安排多种品类的商品,以达到移动一个货架解决多个订单的高效需求;根据货架的使用频率分布变化,将使用频率更高的货架,如某段时间内的特卖/热卖商品货架,设置在离工位更近的区域,以便在更短的行驶距离范围内完成订单需求。
2、系统接收到多个订单后,需要将数个订单整理成不同批次进行分派,涉及到针对订单内容与完成顺序的优化,以实现更少的货架移动次数完成最多的商品分拣。
3、下达订单任务后,系统需要指派具体的机器人并进行其最优路径布设,这其中涉及到机器人调度与路线优化,避免交通拥堵或碰撞事故。
在整套仓储机器人人分拣系统中,机器人硬件及配套设施采用标准化设定保证规模生产的可控性,后台的操控系统则将根据客户业务特点、仓库地图与布局等信息进行定制化配置,包括设定的工位与机器人数量,货架摆放等。
“硬件与软件本身都是标准化的,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动与优化”,郑勇强调,“灵活性的配置化是整套系统中最有生命力的地方”。
如果说在仓库川流不息的机器人本体替代人工实现了分拣工作的自动化升级,那么通过动态数据与信息不断优化,进行部署的系统“大脑”则让机器人真正有了决策与协调的能力。
实际上,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在面对汹涌如潮水般的订单需求时,也曾进行过优化尝试。如京东商城在上海建立的“亚洲一号”物流中心,通过建立立体自动化厢式仓库(堆垛机),可实现托盘货物的自动存货、取货和补货流水线作业。该定制化系统方案需要在设计之初预估5至10年仓库的业务情况,对业务的峰值与波谷进行预判,以确保在最大流通量时正常工作。
“物流行业受电商波动影响较大,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内部业务重心的调整使得物流公司对于未来业务量很难进行准确预估;此外,如果按照现有的业务量来计算投资回报期,立体自动化厢式仓库可能需要10年以上才能收回投资,这个投资风险是客户所不能接受的。”郑勇指出。
▎算算投资回报率这笔帐
据郑勇介绍,现阶段天津阿里菜鸟仓库的运行方案为:在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仓库内配备有50台仓储机器人,可减少约40个人力。
分拣线的普通人工效率以150件商品/人•小时计算;采用Geek++仓储机器人方案,工位区每人的工作效率可提升至450件商品/人•小时,即节省出2个人力成本。此外,每台机器人通过间隔快充方式可实现一周7天,每天24小时工作,即实际上可替代2个人力×3个班次/66%(人工休假率)=9个人力。
在机器人系统的运营成本方面,主要包括电费、易损件更换费用、维修费用等,占机器人售价的6-10%;这一部分费用将与节省的管理支出、招工费用、培训费用基本相抵,后期还可能包括节省的仓储区的照明电费(机器人在无人区工作不需要照明);考虑后台系统、无线服务器、播种器等配套设施成本。依照现有规模方案,郑勇给出的投资回报期约为1.5-2年。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