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国际机器人展已经落下了帷幕。在展会期间举办的CEO圆桌论坛上,包括四大家族在内的知名机器人企业悉数到场,就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刻探讨。
工业头条为您梳理了以下精彩观点:
1. 协作机器人已经成为当前的发展重点和风口。机器人正从“笼子里”走出,与人类进行协作,共同完成工作;而各大机器人企业目前都已在加速布局协作机器人;
2. 虽然全球机器人产业近年来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但其应用领域还是很窄,目前最主要的应用行业还是汽车,这主要是因为机器人产品还比较复杂。因此,简单、易用是机器人未来的一个趋势;
3. 未来的机器人要能做到互联互通,要能实现更高程度的智能化;同时,随着机器人走出“笼子”开始与人协作,其安全性和自律性需要得到提升;
4. 机器人应该与人工智能、视觉技术、传感技术、移动技术等充分融合,才能实现更广阔的发展;
5.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对于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其实并没有太大促进作用;
6. 机器人行业也将从分散走向集中,行业终将发生洗牌;
7. 未来的机器人产品究竟是什么样的,谁也说不好。
我们先来看一看出席论坛的嘉宾都有谁:
ABB机器人业务中国区总裁 李刚
KUKA机器人德国CEO 斯特凡·兰帕
安川电机中国公司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 西川·青吾
现代重工机器人中国区负责人 赵昌全
OTC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荣庆一
怎么样,这个阵容是不是很豪华?
在研讨中,各家企业反复提到了“协作机器人”,纷纷表示这已是当下机器人产业的一个重要“风口”——机器人将不再是生产线上被关在“笼子里”的一台机器,它将走出笼子与人进行良好的协作,共同完成某项工作。那么,机器人要想走出笼子,需要哪些技术突破呢?
在新松研究院院长徐方看来,新一代机器人需要三项重要的技术:移动技术、视觉技术和传感技术。有了良好的移动技术,机器人行走才能更方便;而视觉技术和传感技术可以使得机器人在行走中更加精准,也更加安全。
在ABB机器人业务中国区总裁李刚看来,未来的机器人需要通过物联网实现互联互通,这样可以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监控和诊断,及时把握其运行状况。他同时指出,目前ABB已经有5000台机器人进行了联网,通过远程监控及时发现了运行中的问题,帮助客户降低了成本。
去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量超过了24.6万台,中国市场则突破了6.8万台。根据国际机器产业联合会(IFR)预测,今年的销量还将增长15%以上。但在OTC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荣庆一看来,虽然将持续增长,但机器人目前的数量还是很少。他指出,目前机器人主要还是应用在汽车领域。在日本,机器人起步较早,也很发达,但在十分蓬勃的“三品产业”(食品、药品、化妆品)上,机器人的应用却非常少,其主要原因在于机器人产品还是比较复杂,在很多应用场景里不能做到简单易用,因此还有许多技术需要突破。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