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经济处在高速发展期,年均增长率达到11%,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剧了日本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困难。1967年,日本川崎重工从美国引进机器人及其技术,并于1968年研制出第一台日本产“Unimate”机器人。
经过一系列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过程,日本工业机器人很快从60年代的摇篮期进入了70年代的实用期。1980年被称为日本的“机器人普及元年”,日本开始在各个领域推广使用机器人,1980-1991年为日本机器人产业的第一次繁荣期,1991年日本机器人生产额达到其历史第一个峰值6003亿日元;1992-2000年为日本机器人产业的平稳发展期,并在90年代后期由于出口拉动,日本出现历史上第二次机器人热潮,出货额于2000年达到第二个峰值6475亿日元;2001至今,由于日本经济的缓慢复苏以及出口的大幅拉动,日本工业机器人景气度回升,出货额于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值7303亿日元。
在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不断发展和成熟过程中,伴随着产业的不断整合,市场集中度提升以及企业数量减少,日本1980年工业机器人数量为282家,到2007年则减少至108家。
图1:日本机器人产业发展历程
在80年代初期以前,日本工业机器人处于爆发性增长的初级阶段,1970年日本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350台,到1980年产量为19843台,CAGR在30.84%,保有量从1974年的1000台增长至1980年的14250台,CAGR在30.43%。
1980-1991年为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内生增长阶段。80年代前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日本国内制造业劳动力人口供给紧缺(日本制造业就业人数年均增速:1960-1973年3.30%,1973-1992年0.44%,1992-2002年-2.47%),制造业工资大幅上涨。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一方面在经济上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和应用机器人,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激发了企业从事机器人产业的积极性。
图2:1952-2005年日本制造业工资指数(2000年=100)
因此,1980-1991年时期日本机器人工业快速增长,1980-1991年日本工业机器人出货额从784亿日元增长至6003亿日元,CAGR达到20.33%,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从1980年的14250台增至1993年的375110台,CAGR在。在此期间,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大量使用解决了日本劳动力不足,提高生产率,改进产品质量以及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和保持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和产品竞争力。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