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是一种自动无线识别和数据获取技术,随着与传统网络的结合,RFID技术展现出巨大的市场应用潜力,被称为“物联网”和“第二代Internet”它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在国内外,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资产管理等众多领域。时至今日,RF ID技术的新应用仍然层出不穷。
资产管理是RFID技术应用较早也是较为普遍的行业,相较传统的二维码,RFID电子标签的非接触、读取速度快等特性,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IT设备作为资产有其管理上的特殊性,其主要存放的机房环境、设备运行的要求,以及设备表面的金属特性均使得RFID技术在IT设备管理方面的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本文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RFID技术特点
1、什么是RFID技术
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1)标签(Tag),是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2)读写器(Reader),是读取或者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3)天线(Antenna),用于在标签和读写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根据供电方式的不同,电子标签可以分为有源电子标签(Activetag)、无源电子标签(Passivetag)和半无源电子标(Semi-passivetag),有源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无源射频标签没有内装电池,半无源电子标签部分依靠电池工作。依据工作频率的不同可分为低频电子标签、高频电子标签、超高频电子标签和微波电子标签。依据封装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信用卡标签、线形标签、纸状标签、玻璃管标签、圆形标签及特殊用途的异形标签等。
读写器通过天线与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典型的读写器包含有高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读写器天线。
2、RFID技术特点
与条形码识别系统相比,RFID技术具有很多优势特点:
(1)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无需可见光源,具有穿透性,可以透过外部材料直接读取数据,保护外部包装,节省识别时间;
(2)由于不需要物理接触,标签无机械磨损,寿命长,且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对环境要求低;
(3)无需与目标接触就可以得到数据,读取距离支持范围广,一般从几厘米到十几米的距离;
(4)支持写入数据功能,无需重新制作新的标签;
(5)使用防冲突技术,能够同时处理多个射频标签,适用于批量识别场合;
(6)可以对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体进行追踪定位,提供位置信息。
此外,由于RFID芯片的小型化和高性能芯片的实用化,射频识别标签不仅帮助不同领域的管理者追踪物品的位置和搬运情况,还可以实时报告标签上附带的其他信息,比如设备的运行数据等。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