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29日,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数智驱动,新质领航”为主题,展览面积超5.5万平方米,设置工业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工厂案例、工业软件解决方案及工业母机等板块。本次大会,新松公司携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工业清洁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参展,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智能机器人技术盛宴。
新松展位▼
人形机器人展区
人形机器人-睿可系列MR73A
新松人形机器人-睿可系列MR73A,通过“双臂柔顺控制”和“智能感知”两大核心技术,实现了作业方式的创新。其集成的自主定位导航系统、动态避障及多点巡逻路径规划能力,能在仓库、工厂、展馆等复杂场景中自主移动;结合其多物体识别能力,灵活执行搬运、拾取、巡检、导览等多样化任务;搭载的语音大模型和多语言支持,以及融合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的AI视觉技术,进一步强化了智能交互能力,适用于服务型与作业型场景的智能化需求。
人形机器人-睿可系列MR73A▼
BR-R63商用仿生臂
BR-R63 六轴商用仿生臂以一体化集成控制,以及轻量、智能的特点,深度赋能电子制造、3C 装配、精密检测、科研教育等商用场景。它打破轻量机械臂的性能桎梏,多自由度关节与高速响应能力,使其在动态作业与精准位姿保持优势。丰富的接口与多平台开发支持,可快速融入各类商用产线与科研体系,实现从方案设计到落地应用的高效衔接。
BR-R63商用仿生臂▼
仿生人形一体化关节模组
仿生人形一体化关节模组采用中空走线,高度驱控一体化集成模组,将驱动、传动、感知等模块深度融合,通过伺服内置力矩闭环与全状态反馈,实现 “力控精度 + 动态响应” 的仿生平衡,以匹配人形机器人对 “力量与性能” 的双重需求。
仿生人形一体化关节模组▼
智能协作机器人展区
智能柔性料盘视觉系统
智能柔性料盘视觉系统▼
系统集成性高:集成多种自动化设备,如料仓、柔性振动盘、视觉系统和机器人等
视觉引导:增加2D 和3D 双视觉引导功能,提高柔性系统智能化程度,可实现精确定位引导,并根据产品颜色和特征,实现产品分类
适用性强:该系统可适用于多形态、不规则产品,解决以往更换产品即要更换整个料盘的问题,特别在小批量、多型号产品中优势突出
电弧焊协作机器人系统
电弧焊协作机器人系统▼
用户交互友好:图形化交互,用户接受程度高,拖拽式编程,零基础快速入门
通讯接口丰富:通讯接口丰富,兼容主流品牌。适配焊机品牌,实现即插即用。
产品性能优良:高精度保障高质量的焊缝输出,高精度衔接视觉实现功能多样
焊接工艺包:专业的焊接工艺包实现专业性与易用性的兼修。支持点焊、角焊、摆焊、往复焊、多层多道焊
产品功能齐全:牵引示教实现焊接交互更直接,丰富的按钮接口实现更多可能
功能扩展丰富:外部轴和多机协同拓展焊接应用空间,完备的开发接口便于搭建各种焊接工作站
激光焊接协作机器人系统
激光焊接协作机器人是融合协作机器人灵活性与激光焊接高精度优势的先进制造装备。它采用高强度激光束作为热源,实现微小区域高速焊接,具有热影响区小、工件变形低、焊缝美观等优点。该机器人核心特点鲜明:一体化设计使其部署便捷,无需大型安全围栏;具备力感知功能,可实现人机协同作业;通过拖拽示教或图形化界面即可轻松编程,大幅降低使用门槛。
激光焊接协作机器人系统▼
相较于传统焊接,其在精度、速度和质量一致性上表现卓越,尤其擅长薄板、异种材料等精密焊接。凭借高柔性特点,它完美适配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模式,能快速响应产线变更,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低成本、高回报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正成为推动柔性制造升级的关键技术。
智能工业清洁机器人展区
星卫来KD450C洗扫一体清洁机器人
星卫来KD450C洗扫一体清洁机器人,有效解决传统工业清洁中的劳动强度大、智能化程度低等痛点。可去除移动机器人车辙、油污粉尘等常见工业污染物。通过智慧物联系统,可对电梯、屏蔽门等进行控制,通过调度系统,可实现移动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同时作业,真正做到清洁、生产同时进行。
星卫来KD450C洗扫一体清洁机器人▼
星卫来QD750E 清洁机器人
星卫来QD750E 清洁机器人,为工业清洁领域量身打造,采用工业级SLAM导航技术,多传感器融合,借助AI视觉识别技术,有效识别并避让工业场景下多种障碍物。高速刷盘配合自研清洁模块,深层次清洁油污、顽固粉尘、移动机器人车痕等常见污染物。支持与移动机器人协同作业,最大化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满足智能化车间5S的管理规定。通过IOT物联技术,机器人可以控制电梯、卷帘门、屏蔽门等设备,具备移动端监控,OTA升级等功能。
星卫来QD750E 清洁机器人▼
观众参观新松创新产品▼
携手行业用户与专业机构深入交流
打造智能示范应用和系统解决方案
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 :于海斌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1964年生,工学博士,研究员,ISA Fellow,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国家科学技术部智能制造专项专家组成员,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工业自动化。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王天然院士
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九届、十届、十一届代表。曾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等称号,并获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创始人、总裁:曲道奎 博士
曲道奎博士,中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创始人、总裁,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组长、中国机器人创新联盟主席、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首任轮值主席、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基金评审委员、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委员。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GM中国科技成就奖,201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2015年度中国十大经济人物。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成果奖10余项。
新思维 新目标 新征程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成立于2000年,隶属中国科学院,是一家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作为中国机器人领军企业及国家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新松拥有完整的机器人产品线及工业4.0整体解决方案。新松本部位于沈阳,在上海设有国际总部,在沈阳、上海、杭州、青岛、天津、无锡、潍坊建有产业园区,在济南设有山东新松工业软件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新松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在韩国、新加坡、泰国、德国、香港等地设立多家控股子公司及海外区域中心,现拥有4000余人的研发创新团队,形成以自主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核心产品及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全产业价值链。
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头雁,新松已创造了百余项行业第一。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五大系列百余种产品,面向智能工厂、智能装备、智能物流、半导体装备、智能交通,形成十大产业方向,致力于打造数字化物联新模式。产品累计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3000余家国际企业提供产业升级服务。
新松紧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契机,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效应,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网络等新一代尖端科技推动机器人产业平台化发展,打造集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人才链于一体的生态体系。新松不断推进科研成果深度应用,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内生动力,为产业协同创新、造福民生福祉赋予澎湃动能。聚焦核心技术,共享智能时代。
智慧新松,创领未来!
新松机器人公司行业地位
√ 拥有机器人核心技术的企业
√ 行业内首批中国名牌产品
√ 国家首批91家创新型企业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大型一级企业
√ 计算机系统一级资质认证的企业
√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
√ 中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
√ 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
√ 中国移动机器人(AGV)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
√ 中国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组长单位
√ 中国机器人协会(筹)会长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