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揭秘CR系列机器人,何为真正的人机协作!

2021-03-16 08:38 性质:转载 作者:越疆科技 来源:越疆科技
免责声明:AGV网(www.chinaag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随着小批量、多批次、定制化生产需求的逐步上升,传统工业机器人在柔性化方面开始显得捉襟见肘。像汽车、手机等一些竞争激烈的行业,产品更新迭代越来越快,生产线工艺频繁调整,此时协作机器人的...

随着小批量、多批次、定制化生产需求的逐步上升,传统工业机器人在柔性化方面开始显得捉襟见肘。

像汽车、手机等一些竞争激烈的行业,产品更新迭代越来越快,生产线工艺频繁调整,此时协作机器人的优势不言而喻,拖动示教、图形化编程、安全易用等特点,以及即插即用、快速部署的优势,充分满足了柔性化自动化生产的独特需求。

机器换人并非终章,人机协作才是智能制造正确打开方式,机器人产业将朝着人机共融的方向发展,新一代协作机器人将与人类紧密合作,创造出更高的工作效率。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先生曾经表示,人机共融是智能机器人的重要特征,将给未来人机关系带来根本性的转变。目前协作机器人正在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深度结合,不断打破传统应用的边界,释放出巨大价值潜能。

越疆科技CR系列协作机器人专门为柔性自动化需求而打造,基于非接触式安全皮肤解决方案,拥有提前感知,碰前停止的能力。结合先进AI算法技术,实现了自主绕障功能,会自动选择最优路径执行任务,大幅提升机器人性能水平和整体效率

作为新一代安全、灵活、会学习的协作型机械臂,CR系列设计了3kg、5kg、10kg、16kg等几个最常用负载级别,满足了从工业到商业、医疗等多个领域,包括汽车、五金、3C、半导体、纺织、食品等行业需求,完全胜任拾取、码垛、搬运、上下料、检测、装配、涂胶、焊接、打磨等多工作。

实际上,要实现真正的人机协作,机器人必须满一些特定的条件,首先是机器的安全性,其次是更友好的人机交互!

●安全协作,不牺牲效率!

●协作机器人区别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最大特点是能够脱离安全护栏,与人和谐共事、一起执行任务,并能创造出更高的工作效率。然而机器人与人协作的最基本前提是安全!通常须要借助于多维感知的手段,对入侵物体进行实时检测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目前,协作机器人厂商主要采用碰撞检测的方式来保障安全,例如利用力距传感器或者电流环检测,当机器人与其它物体发生碰撞后立即停止。实际上碰撞已经发生,停机只是减轻了对人的伤害,当末端安装带有锐边、尖角和凸出的夹具时,伤害将会进一步放大。

此外,为了保证机器人碰撞后有足够的时间刹停,往往需要降低机器人运行速度,牺牲一部分的性能。根据ISO指定的安全标准,机器人末端速度不能超过250mm/s,降低速度,许多厂商会接受不了,也意味着限制了协作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当然,也可以采用安全光栅、安全地毯、视觉检测等方式,在检测到无人状态下让机器最大速度运行,但当有人频繁进入工作区时,效率会大打折扣。此外,这些方案部署难度高,占用一定工作空间,成本昂贵。

为此,越疆科技研发了一种非接触式预感知解决方案——安全皮肤(Dobot SafeSkin),采用穿戴式包裹在机械臂之上,360度全方位感知,10-20cm距离检测障碍物,实现了碰前停止,快速响应各种突生事件。

安全皮肤不仅可以安装在机械臂上,也可以安装在末端工具中,这样将有效保护所有机械结构接触式碰撞的发生。

安全皮肤方案是一种碰前预感知技术,它无需提前降低机器人速度,在即将发生碰撞时快速作出响应,从而避免伤害的发生。此外,安全皮肤采用即装即用的设计,降低了使用门槛,后期维护和成本上的优势十分明显,兼顾效率与安全,为协作机器人进入更多应用场景提供了可能。

●机器人导入不再是门槛

●复杂的编辑方式导致了传统工业机器人无法全面普及应用,将一台工业机器人应用于码垛、搬运、分拣、焊接、喷涂等不同场景,往往需要专业的工程师,花费数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调试完毕。目前机器人行业高技术型人才缺乏,聘请专业工程师意味着更高的投入,尤其对于资金并不充裕的中小企业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CR系列协作机器人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用户的真实诉求,提供图形化编程、示教编程、脚本编程三大方式,满足不同水平和层次的人员使用。同时支持无线互联,可用手机、PAD等智能终端直接操控,兼容安卓、ios、Windows等多种操作系统,具有易学易用,快速部署等特点。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