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清华导学故事 | 阿荼诞生记:机械系刘辛军团队测温机器人研发纪实

2020-07-17 19:14 性质:转载 作者:清华新闻网 来源:清华新闻网
免责声明:AGV网(www.chinaag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荼与”从烟台来到北京后,毫不怯战,精准、快速、便捷地完成了车辆司乘人员的测温,受到一致点赞并被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经过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认证,测温准确度达0.2摄氏度,每车检测时间小于20秒。

在北京协和医院投入使用的阿荼

紧接着,团队一鼓作气,利用积累的研发经验启动行人体温检测机器人“阿荼”的设计研发工作,并于3月底完成首台生产制造。首台阿荼机器人采用了阻拦杆的形式,体温检测结果合格才抬杆放行,4月起,阿荼陆续在烟台一中、招远一中、烟台外国语实验学校、龙口一中、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北京华信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西安交通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等地上岗。

位于清华大学工字厅门口的阿荼

5月中旬,鉴于阿荼机器人的良好使用效果,清华大学伸来橄榄枝,并提出了测温和身份识别结合的功能需求。宫昭、邵琦等积极与学校沟通,调整设计方案,并于当月底完成研制,将第一台可同时实现校园卡、身份证、紫荆码识别和体温检测多重功能的阿荼送到了清华。之后的一个月,接受过检阅和实际考验的阿荼在清华园中接连迎来了它的兄弟姐妹。截至目前,90余台阿荼机器人活跃在清华大学办公楼、宿舍、食堂、校医院的门口,为校内师生和来访人员提供服务。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在烟台、在武汉、在西安、在北京,阿荼的每一次检测既给人们安全的信心,也体现着它背后凝结的努力和奉献。阿荼虽小,但集成了机械、电气、传感、语音、算法、软件等多方面内容,它的顺利诞生是清华师生行胜于言、务实自强精神的集中体现,也彰显着刘辛军团队长期以来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风格和能力与价值塑造并举的品格。

参与研发同学们表达的感想中,出现最多的词就是“有幸”,有幸于在研发过程中导师的细致指导和严格把关,才有学生的进步和项目的前进;有幸于在疫情中能有这样的机会,在实际中一展所长,为疫情防控、复学复工贡献绵薄之力。

姚期智先生在给2020届毕业生的寄语中有“苟利国家,俯仰无愧”这样一句话。起因于疫情期间测温痛点,诞生于团队努力奋战中的阿荼机器人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在刘辛军看来,师生关系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培养出众的素养和出色的能力,传递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一种踏实奋进的精气神和一种回报社会及奉献国家的责任担当,高校的老师和同学,需要齐心协力,一步一个脚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研发团队部分成员及清科嘉工程师在烟台合影

研发团队部分成员在清华大学合影

(清华新闻网7月17日电)

供稿:机械系

编辑:吕婷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