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无人物流,渐行渐近

2020-01-20 15:13 性质:转载 作者:李波 来源:物流产品网
免责声明:AGV网(www.chinaag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走过2019年,进入2020年,做为智慧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物流离我们越来越近,这一美好的前景,正向我们实际生活走来。渐行渐近的脚步声2019年中国物流领域10大技术创新公布,其中有两项与“...

走过2019年,进入2020年,做为智慧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物流离我们越来越近,这一美好的前景,正向我们实际生活走来。

渐行渐近的脚步声

2019年中国物流领域10大技术创新公布,其中有两项与“无人”紧密相关,一是无人微仓,一是无人配送车。其它八项,也与“无人”物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人微仓,是商超生鲜零售新解决方案,由美团闪购2019年6月正式对外发布,面向商超、生鲜等零售行业的全新解决方案。

无人微仓,配备智能货架、AGV机器人,打包机,实现了从分拣,运输,交接,打包的全流程自动化,配合自主研发的自动排面、视觉识别校验及自动化调度系统,同时能为商家在选品策略、销售预测、分拣优先级设置等方面提供策略支持。

无人配送车5G卧龙,是苏宁物流“卧龙一号”的升级版。于2019年8月17日完成路测实况,这也是5G技术应用从实验阶段走向商业化应用的开端。

5G卧龙无人配送车能有效识别红绿灯,与周围车辆、交通环境产生实时交互和互联,制定十字路口通行策略。未来一个无人配送监控中心将实现对数百台无人车的监控,真正实现无人配送的常态化运营。

这两项技术创新,实现了整体闭环,是各项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无人物流从试验到应用的重要一步。

近几年,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行业上下游企业,都在扎堆地研发无人技术,并应用到物流的各个场景中,提升了传统物流业的技术。

尽管要做到完全无人化还需时日,但它们已经渗透到了物流的仓储、运输、配送等基础环节,将传统物流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无人物流的必然趋势

物流行业是一个密集型的产业,随着人力成本的增高,运营成本的增加成为物流业当前发展的瓶劲。各大物流头部企业,比如京东物流、苏宁物流、菜鸟、顺丰等开始布局无人物流研究,推进自身的技术升级,希望通过无人物流来提高配送效率,实现成本的降低,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

且看一组例子:

京东宣布,无人配送站研发成功,并宣称这是全球第一个全无人配送+自提站点。

苏宁物流则表示,到2020年实现末端配送的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和无人配送车的规模化量。

而菜鸟在今年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展示了菜鸟ET物流实验室的无人直升机和三代无人并同步推出基于太阳能、氢能源的新能源无人车。并成功实现无人直升机跨琼州海峡飞行,从广东湛江抵达海南海口秀英港附近,飞行32公里,用时25分钟,创下全球物流无人机飞跃大型海峡的新纪录。

无人物流有巨大的市场价值空间这一点无庸置疑,但就目前来说,投入成本远大于收益,只有看到未来的空间,才能不遗余力,义无反顾的投身其中。当前头部企业的扎堆研发无人物流正是看好了这一趋势,中小物流也有部分企业跃跃欲试。

智慧物流时代既将到来,无人物流作为智慧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技术层面保障了智慧物流的发展与升级。在苏宁打造的智慧物流末端配送新场景中,无人技术大显身手:无人配送小车、自提柜、无人分拔车等随处可见。

京东物流基于无人仓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轻型货车、无人配送站点为代表的新型供应链体系正在形成,并逐渐被应用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中。无人物流正实现着与智慧物流网络无缝衔接。

因此,从当下物流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在新技术的应用上,无人化硬软件设施的推出及常态化运营,是必然趋势,并有深刻的逻辑背景——基于线上线下融合,深植于消费场景与零售产业中。

火热背后的冷思考

与传统物流相比,无人物流更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品质、个性化需求。但火热现象的背后,还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

无人物流的大规模应用,仍然面临着一些政策瓶颈,如无人车上路、无人机上天都还没有通行的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需要时间,因此大规模的无人配送应该不会很快落地。

虽然无人机技术水平发展十分迅速,但无论是对于科技巨头还是监管部门来说,都还在试水和探索试验阶段,从试验走向现实、走进每个人的生活都还需要长时间的培育,需要足够的耐心。

无人机、无人车物流的安全隐患也让人质疑,如无人机送货过程中撞鸟了怎么办?万一飞行途中连同包裹被故意击落怎么办?能否应对复杂场景,例如暴雨天气引发的路面积水,无人车是否能完成配送?

无人技术在物流业的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能够产生收益的并不多,且投入较大,目前,研发无人技术的仍局限于各行各业的巨头企业,一般企业是难以进入的。另外,无人技术应用产生效益还需观察。从末端投递无人化应用盈利情况来看,并不理想。

另外,还要开放平台,见立信息共享,减少市场中间环节,建立诚信体系。” 如各企业自主研发的无人设备接口统一起来,否则未来物流无人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只会适用于各企业的内部场景。 

无人物流还需聚力前行

不可否认,当下物流无人化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未来发展既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努力,当然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聚力前行,才是王道。

国家邮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军胜表示,要推广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和智能配送站等行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和无缝衔接。利用AI的无人时代要实现与智慧物流网络无缝衔接。

政府需要营造一个适合无人技术发展的环境。 如无人机受到航空管制权的限制,无人车受到各地路权的限制。需要政府逐步开放部分权利。

技术助力,视觉和惯导等多种AI加持才是出路单一环节的无人化升级只会带来局部效率的提升,完整的物流体系及广泛的物流应用场景,能展开全面的智慧物流升级,从全产业链的每一环节,进行降本增效的无人化改造。

无人物流,这一美好的前景能否实现,还需要企业去脚踏实地去做,以自动化设备完成物流各环节基本活动,实现物流过程无人为干预。使物流行业向更高效、更准确、更优质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利用“无人”来吸纳资本,做为噱头。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Brookings:为什么人工智能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我们?
    实证文献表明,隐性知识--通过经验和实践获得的技能和直觉--对于人类干预的成功至关重要。 当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本质上是一个根据过去记录的数据进行校准...

    2024-12-27 09:46

  • 碳-14钻石电池可续航千年
    近日,由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联合研发的全球首款碳-14钻石电池问世。这种新型电池不仅具有极长的使用寿命,还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被视...

    2024-12-27 09:46

  • 外媒:机器人让你的工作变得毫无意义!
    近期,关于机器人技术对人类工作意义影响的讨论引起了广泛关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发布的一项研究指出,工业机器人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

    2024-12-27 09:42

  • 人形机器人画作拍卖108万美元
    近日,一幅由英国人形机器人Ai-Da创作的画作《AI之神》(AI God)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10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79万元)的高价成交,远超预估的12万至18万美元区间,创下机器人艺术品拍卖的历史新...

    2024-12-27 09:39

  • 《向“新”而行谋先至》从“车找桩”到“桩找车” 港城造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继充电桩和换电站之后,移动充电机器人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补能市场新的投资方向。我市海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较早进入移动充电领域的企业之一。当前,企业积极深耕工业物联网领域,不断加快科技创...

    2024-12-26 12:10

  • 蛇势如虹,盘聚而上!2025锁定这场数智物流专业大展
    祥龙摆尾辞旧岁,金蛇昂首启新程!在这万象更新之际,备受瞩目的2025中国(广州)国际物流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将于2025年5月21-23日在广交会展馆D区隆重举行。本次展会力邀一众智慧物流品牌展商齐聚羊...

    2024-12-23 09:00

  • 中国AGV网本周热点回顾(2024年12月16日-12月21日)
    AGV网(www.chinaagv.com)是中国自动导航机器人(AGV)和自主移动机器人(AMR)行业网站!团队拥有超过23年的行业垂直门户运营经验,多年来见证了传统内部物料搬运从粗放化、低效率沿着更加智能化、自主...

    2024-12-23 08:55

  • 慧见AI丨这些领域,人工智能有望大展拳脚
    回顾2024年,人工智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类生活。专家认为,未来3至5年是AI技术快速迭代的重要窗口期,AI与人的关系将更加紧密,我们可以大胆想象它即将到来的新飞跃。助力星际探索...

    2024-12-23 08:54

  • AGV地面常见要求
    随着AGV输送模式的物流仓库系统的广泛运用,如何设计及建造此类型仓库地面,使之符合AGV的运行参数和性能要求,解决因为地面不合格带来的AGV故障增多等问题,成为意欲建造同类型物流仓库工业企业必...

    2024-12-23 08:48

  • 2025 年值得关注的欧洲机器人公司
    欧洲机器人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增长,预计到 2035 年,全球仿人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380 亿美元。 这一激增是由全球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的劳动力短缺所驱动的。 德国、荷兰和挪...

    2024-12-20 08:53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