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卡协作机器人
节卡团队2014年成立,主要成员来自于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所等,最近刚刚获得6000万元A+轮融资。节卡2017年10月发布了小助系列协作机器人,有3Kg、7Kg和12Kg三个规格。小助协作机器人首创设计了移动终端APP与机器人无线协作、免示教器功能的全新机器人控制系统。
扬天科技协作机器人
扬天科技2015年成立,核心技术团队主要依托天津大学机械学院为主的教授和教师。2017年8月,扬天科技宣布完成Pre-A轮5000万元融资。扬天科技目前有R-Sv5,10,20三个产品系列,采用中空串联机械臂,负载分别为5,10,20KG,重复定位精度0.02mm。
镁伽机器人
2017年10月,镁伽机器人正式对外宣布获得千万级天使轮融资。2017年12月5日,镁伽机器人基于控制器的分布式设计,发布了MRX-S6六轴协作机器人及T4四轴协作机器人等产品,分别负载3KG和2KG,重复定位精度0.01mm,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移液等用途。
国产阵营VS国外大厂
在协作机器人领域,最早推出协作机器人的优遨机器人,凭借UR3,5,10系列机器人在全球累计安装了21000多台产品,稳居行业榜首。除了优遨,Rethink和四大家族的协作机器人产业,也都在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国产协作机器人产品上市相对国外晚些,但伴随着协作机器人市场增长,国产厂商的机会依然很大。不过与一众国外厂商竞争,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单纯从技术参数看,国产厂商的协作机器人在负载、负载重量比、精度、重量、易用性等方面,部分技术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国外厂商水平。但安全性与可靠性方面,由于产品投入应用时间短,国产产品还没累积太多数据,相关安全认证,如CE认证,也获得的比较少,相比国外产品还有差距。
具体市场销量看,国外厂商们依旧占据主要地位。2017年,根据企业向GGII上报的销售数据,GGII将协作机器人的市场销量大概分成4个梯队,由多到少依此是:
优遨机器人
Rethink Robotics
可见,国外大厂依然占据了行业头部,国产厂商只有新松最高,进入了第三梯队。国内新兴企业可能由于未提交数据或产品未量产上市等原因,没有销量数据,没有进入排名。
相比于国外产品,国产产品最大的优势,显然是价格及服务。同等性能指标的产品,有些国产机器人价格甚至只有国外产品的一半。国内厂家在售后及个性化需求的响应方面,也会做的比国外厂商要好。
总体来看,国产产品暂时在市场表现方面还不及国外产品。但未来,经过客户的实际使用验证,以及国内机器人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尤其是核心技术技术的提升,不论在技术水平,还是在市场表现方面,国产协作机器人的中国崛起值得期待。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