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世界机器人的洗牌变局:中国已开始弯道超车

2016-10-29 09:03 性质:转载 作者:李海霞 来源:人民网
免责声明:AGV网(www.chinaag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曲道奎认为,前50年,我国的机器人更注重机器,机器人更多的是作为机器臂在使用。现在我们正在朝“人”的方向前进,怎样更多地发掘机器的学习能力、感知能力是现在的关键技术。
  10月22日,一个寒风凛冽的周六早上。还不到9点,世界机器人大会会址、北京亦庄国际中心的入口,已被从四面八方赶来,想要一睹世界最新潮机器人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一位没有预约短信的男子,焦急地四下求助,恳求志愿者可以破例送给他一张票。
  “今天人满了,等明天吧。”
  “不行啊,小孩一直说想来看看有没有大白,都嚷嚷2天了!”
  男子手里牵着的小男孩,手里还拿着电影《超能陆战队》里大白的玩偶,大大的眼睛里透着深深的渴望。
  大白,一个被人类创造的机器人,在虚拟世界里带给小主人最温暖的陪伴,也融化了我们的心。人们渴望着拥有一个像大白一样的机器人,既能十八般武艺样样在行,又能同人类一样陪伴左右安慰取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机器人中“人”的属性如何实现,仍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难题。
  机器人的变革:机器向“人”的转变
  机器人到底是什么?最早师从“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的曲道奎,在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接受了人民网的采访。他认为,机器人要分成两部分来看,机器和人。
  一边是科学家,一边是企业家。曲道奎在机器人行业摸爬滚打了30多年。刚开始,机器人课程的教材都要他的老师从国外带回。到现在,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可以全资买下德国陶特洛夫职业培训学院,用来培养中高端智能制造的职业人才。他与新松的成长轨迹与我国的机器人事业发展轨迹高度重合。

  曲道奎认为,前50年,我国的机器人更注重机器,机器人更多的是作为机器臂在使用。现在我们正在朝“人”的方向前进,怎样更多地发掘机器的学习能力、感知能力是现在的关键技术。
  “现在的机器人,改变了过去不会听、不会说、更不会看的传统机械终端。目前来讲,机器人智能是方向,感知、认知、思考则是未来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曲道奎说。
  工业4.0、国防安全、消费服务和人才教育,是新松的四大业务板块。曲道奎认为,服务机器人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目标。过去的工业机器人是替代人的一部分,而服务机器人会与人更接近。
  “而消费服务机器人市场的份额,也比工业4.0板块空间更大。”曲道奎说。
  机器人的发展:中国重要的机遇
  机器人的发展,是世界的机会,更是中国的重要机遇。
  2013年,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之后,国内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这得益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支撑。
  今年春天,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整个产业吹起了东风,给出了未来五年中国机器人发展的明确目标和路线图。
  作为我国机器人龙头企业的掌门人,曲道奎表示,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通过近年来的大型展会也能看到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进步。同时我国的龙头企业已经达到了能和国外企业进行PK的水平。
上一页12
相关阅读: 世界机器人大会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