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数字智能时代,美国制造业亟需借助技术复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于 2025 年 5 月正式启动“新制造倡议”(Initiative for New Manufacturing,简称 INM),旨在通过推进 AI、自动化、人才培训与产业合作,驱动制造业系统性变革。
正如 MIT 机械工程系负责人及 INM 联席主任John Hart所言:“制造是社会的发动机,是经济韧性的支柱。”他强调,当下制造业话题热度提升,人们重新认识其对创新、经济安全乃至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INM 建立在已有三年“Manufacturing@MIT”项目基础上,标志制造成为MIT全院优先主题,连接工程、计算、管理等多个学科与师生资源。其三位联席主任分别是 John Hart、MIT 研究所教授Suzanne Berger、化工教授Chris Love。
该倡议聚焦四大方向:重构制造技术与系统、提升制造生产力与人本体验、支持制造业规模化、改造产业基础结构。
MIT 也召集产业力量携手行动:Amgen、Autodesk、Flex、GE Vernova、PTC、Sanofi 与 Siemens 成为首批产业联盟成员。这些企业将在 AI 与自动化技术应用、联合研究、案例开发与战略共建等方面与 MIT 深度合作。成为联盟成员需承诺年均 50 万美元支持,其中包含 27.5 万美元用于 INM 核心活动。
Hart 特别指出,INM 的工作场景涵盖从生产工人、线上主管到工程师与决策层,“我们会让课程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并与公司合作推进人才培养与招聘。例如,成员企业 Flex 便邀请 MIT 师生赴其巴西工厂开展电子制造技术研发合作。
Berger 指出,美国制造业近年呈现“低技术、低技能、低工资、低生产率”困境,亟待技术与人才双重突破。INM 通过产业、学界与教育资源协同,旨在筑起制造复兴的桥梁。
MIT 校长Sally Kornbluth此前也强调:“再设计制造就是在研究之初就思考可扩展性。”INM 正是将制造置入科研起点,以政策、产业与教育力量同步推动。
该倡议还将建设制造相关实验室与“工厂观察计划”,邀请学生实地参访生产线,同时推动 TechAmp 等项目连接社区学院与 MIT,填补技术员与工程师间人才差距。
从行业角度来看,INM 启动具有深远意义。它表明:
技术革命期,制造业必须与 AI 和自动化同步演进;
人才体系需覆盖工人至高层多个层面,确保持续供血;
产业与学术合作将成为创造创新与就业的加速器;
美国可藉此重建制造强国竞争力,并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赋能机会。
在全球制造竞争加剧、供应链重建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MIT 的 INM 既是回响应时代需求的战略布局,也为制造业人才培养方式、技术推广路径与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制度范式。未来,随着实验平台与课程落地、项目成果商业化与政策配套支持同步推进,INM 有望成为美国乃至全球制造业转型的重要坐标。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Hyperloop II团队由一组具有航空航天,机械,电气和系统工程背景的多学科研究人员组成。
MIT四十名学生合作设计和制造了Hyperloop II,这是一种高速、无摩擦的车辆,旨在通过空气悬浮技术来运载人员或货物。Hyperloop与许多需要轨道或在真空管运行轨道列车不同,这款模型仅需要平坦的表面并能在气垫上行驶。它不依赖昂贵的磁性系统为其悬浮提供动力,不需要高昂的真空环境。
Hyperloop II是2019年在SpaceX Hyperloop Pod竞赛中唯一以其功能齐全的空气悬浮吊舱而闻名。这是一项年度的超级环形高铁车厢大赛大赛,SpaceX公司旨在鼓励开发新的运输方式。该团队在去年比赛中排名第5,并获得了创新奖。因为大火摧毁了原始原型后,三周后该团队再次对其轨道车进行了大幅度修改。
美国MIT开发的AirLev是第一款电动高速无摩擦空气悬浮轨道车,旨在通过其空气悬浮技术来运载人员或货物。该团队在2019年的SpaceX-Hyperloop大赛上展示了升级版-Hyperloop II,该轨道车在20秒内,以0到200 mph(时速200英里/352公里)迅速提升。
2025-08-21 11:06
2025-08-21 11:05
2025-08-21 11:04
2025-08-21 11:02
2025-08-21 10:55
2025-08-21 10:49
2025-08-21 10:47
2025-08-21 10:45
2025-08-21 10:42
2025-08-20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