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推进智能制造大背景下,工厂的制造模式、运营模式、管理模式正逐步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汽车行业需求较为明显,在合装领域、汽车装配、汽车零部件转运、汽车全厂柔性化操作乃至汽车下线后的物流转运环节需求量较大,为促进行业全面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智能移动机器人在智慧物流的柔性化生产搬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在成为汽车工厂生产线上备受瞩目的焦点。
项目背景/案例一
该客户是一家日本主要制造汽车零部件、汽车保修设备、五金、机械设备、电动工具等产品的世界500强企业,为更快捷联结各生产线,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客户诉求:
1. 生产节拍为41S/pcs,低容错率
3. 取代传统人工搬运的同时物料可追踪
客户效益:
√ 峰值期间可实现30-51%的人工成本降幅
√ 减员比例达15%
√ 全程可视化,货物可追踪
项目背景/案例二
某汽车头部企业车间物流作业压力大,管理难,在智能化物流发展背景下,急需解决车间物料自主移载运输的问题。
客户诉求:
1. 发动机腔体配送
2. 搬运节拍:182s/次
3. 任务触发:依次循环接料
客户效益:
√ 实现柔性生产,提高了场地利用率
√ 管理成本降低,2-3年可回收投资
√ 搬运效率提升40%以上
项目背景/案例三
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开始进行定制化生产,生产物料种类也随之增加,为满足生产需求,不少企业扩大厂区生产面积,物料跨厂区的拉动配送成为难点。
客户诉求:
1. 跨厂区物料转运
2. 保障搬运安全
3. 提升智慧化物流水平
客户效益:
√ 跨厂区智能化搬运,自主对接通道交通警示灯,保障人员及搬运安全
√ 搬运距离长,AMR 24小时无人化作业,提升整场搬运效率
√ 助力工厂精益化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项目背景/案例四
该客户为全球著名轮胎生产企业,仓储搬运需求量大,半成品跨厂区转运效率低,物料重且需要高位存取,出入库物料信息追踪不及时,企业急需导入智能化搬运设备,降本增效的同时提升企业竞争力。
客户诉求:
1. 保障高位存取精度及安全
2. 自主跨厂区物料转运
3. 出入库数据可追踪
客户效益:
√ 减少搬运叉车工8人,降低人员支出成本
√ 对接生产辊筒线,实现自动叫料,生产节拍准时率提升60%
√ 出入库信息准确率达到100%
项目背景/案例五
该企业主营业务为汽车以及其他机电、电子行业新型电子元器件、树脂充填机组、线圈组装机组、线圈绕线机组,生产环境要求高,无人化水平低。
客户痛点:
1. 无尘车间,生产环境要求高
2. 专人搬运,成本投入大
3. 协同搬运作业,效率低下
客户效益:
√ 数据追踪:RMS调度系统与MES系统互通互联,数据实时追踪
√ 代替人工搬运,降低人工成本
√ 单次节拍多层物料转运,大大提升效率
项目背景/案例六
该用户是一家德资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厂商,专业生产气弹簧、阻尼器及电动开合系统等运动控制产品。厂内仓储空间利用率低,生产节拍匹配不足,重型部件搬运困难,精密部件易损,急需优化物流动线,实现自动化转型。
客户痛点:
1. 自动化程度低,依赖人力转运效率低
2. 老旧设备故障频繁,影响整体效益
3. 物流信息滞后,协同效率低
4. 供应链协同不足,响应速度慢
客户效益:
√ 实现4条生产线的智能物流运输转运
√ 物流周转时间缩短20%
√ 打通上层系统,实时数据监控
√ 生产线供料响应速度提升至分钟级
寻迹智行智能移动机器人AMR产品聚焦仓储货到人、仓储托盘出入库、生产制造产线自动搬运等应用场景,落实汽车行业厂内物流高效自主搬运,助力企业优化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关于我们
寻迹智行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的企业,自有一支强大的产品研发团队,并且依托多年以来AMR移动机器人行业领域深耕和经验积累,已成功覆盖多领域的解决方案,通过整合自主研发的控制器、软件系统(RMS调度系统、WMS库位管理系统,WCS仓储控制系统),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智能仓储搬运解决方案,业务内容涵盖全系列智能搬运机器人AGV/AMR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组装、销售、上门部署实施、操作培训、售后维护一体化服务。
苏州寻迹智行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全系列智能移动搬运机器人AGV/AMR研发、设计、组装、销售、实施部署、售后一体化企业,目前主营产品有:AMR机器人(含背负顶升、回转、辊筒、皮带、机械手臂);搬运叉车(含地牛平面搬运、堆垛式、前移举升式、平衡重式)、以及集群机器人中央控制系统(RMS系统),WMS系统,WCS系统等,同时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智能仓储搬运解决方案。
公司是一家由政府基金参投,同时也是苏州市相城区独角兽入库企业,曾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科技型企业、以及苏州阳澄湖领军人才企业、姑苏天使等荣誉称号。公司拥有稳定可靠的自主研发团队,现研发与技术人员占比公司50%,其中核心开发人员以硕博为主,具备了算法、软件、控制、机构等机器人系统的研发能力及定制化开发能力。目前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半导体、新能源光伏、3C电子、电线电缆、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电力行业等领域。
未来,我们将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为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2025-05-12 18:49
2025-05-12 18:47
2025-05-12 18:46
2025-05-12 18:45
2025-05-12 18:44
2025-05-12 18:43
2025-05-12 18:42
2025-05-12 18:41
2025-05-12 18:40
2025-05-12 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