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在即将于2023年10月18日至19日在美国加州圣克拉拉举办的RoboBusiness 2023大会上,Georg Stieler将针对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动态进行深度分析。他在10月18日的下午2:45至3:30将发表一场以“中国的机器人技术”为主题的讲演,对中国机器人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当前,中国在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发展势头异常强劲。据统计,去年超过一半的全球工业机器人被销往中国,而2023年上半年,该趋势仍在上升,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144,288台,同比增长率达到了17.1%。
引领趋势:中国市场
最初,这些趋势主要出现在电子制造业,但现在已经扩展到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发电等领域。由于中国在这些方面处于全球前列,因此,国内公司也从规模经济和快速学习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
主要的增长驱动因素
电动汽车虽然已经过了新产能高峰,但仍然是机器人销售的主要推动力。与此同时,之前最主要的销售行业,即电子制造,受到了国内消费降温和产能向东南亚转移的影响。市场分析人士预计,太阳能电池板的产量将大幅增加,从2022年初的380千兆瓦提升到今年底的750-800千兆瓦,而储能设施也正逐渐成为电池片的一个新的销售渠道。
美国厂商的进展
近几年来,美国国内制造商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以往仅由外国机器人企业主导的领域。例如,去年,国内顶级的多轴工业机器人生产商埃斯顿在中国市场销售量达到了超过17,000台,虽然低于发那科和库卡,但已经超过了ABB和安川。在SCARA机器人领域,Inovance已经成功夺取了爱普生和雅马哈的市场份额。
教育和供应链的影响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STEM教育,这也促成了专业人才的大量涌现。加之近几年兴起的本地供应链的作用,机器视觉、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产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成本也有明显下降。
外国企业的动态
领先的外国公司也越来越依赖于中国的本地供应链。例如,今年5月,库卡在顺德新建的工厂二期开业,这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7月,发那科上海工厂的扩建工程也完成,这已成为该公司在日本之外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经济状况和未来展望
尽管如此,中国机器人行业也受到了当前经济疲软的影响。根据我们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风险投资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额下降了42%。因此,在这个领域,中国的融资活动虽然仍然高于我们记录的欧洲水平(6.5亿美元),但却低于美国(14.8亿美元)。
综合来看,在面临各种经济和市场挑战的情况下,我们预计中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和自动化产品市场。强大的供应链、持续的政府支持以及不断增长的专业人才储备都是中国机器人行业持续增长的有力保证。尽管面临地缘政治等多重挑战,但机器人产业在中国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