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重新想象物流:专注于未来

2022-06-08 10:02 性质:原创 作者:DDing 来源:中国AGV网
免责声明:AGV网(www.chinaag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Mark Stanton 是甲骨文公司的行业分析师关系总监,负责支持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和制造软件业务,以及物联网技术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他是一名营销和传播专业人士,拥有从运营和供应商角度支持供...

(Mark Stanton 是甲骨文公司的行业分析师关系总监,负责支持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和制造软件业务,以及物联网技术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他是一名营销和传播专业人士,拥有从运营和供应商角度支持供应链转型工作的经验。除甲骨文外,Mark还在 Blue Yonder 和联想担任领导职务,负责领导该公司全球供应链组织的外部关系以及其他任务。)

当疫情对全球造成影响已经成为"新常态"、"下一个常态"、"前所未有的破坏 "等社会术语的时候。人们的生活、经济和供应链的变化早已无处不在的,早已深入人心。现在是时候关注如何在这个永久改变的世界中创新和优化自己的业务和运营了。

挑战推动供应链和物流的巨大转变

在许多行业中,关于供应链运作和物流网络的最佳实践的传统智慧正在受到挑战。 人们对规模、全球化、外包和库存优化的意义和优先次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追求更高的效率和速度已经主导了四十多年的转型计划,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假设原材料、商品、仓库空间、运输能力和劳动力将是丰富的,并能立即以稳定和经常下降的成本提供。现在的情况不再是这样,而且由于各种原因(环境和地缘政治等),在可预见的未来恢复这些条件的前景似乎不太可能。

B2C和B2B市场购买行为的加速转变也在重新定义我们的景观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过去的两年里,通过数字商务进行和完成的购买比例已经爆炸性增长,根据一些行业观察家的说法,比大流行前的趋势提前了10年。现在,实体店和数字渠道的组合更加平衡,这就要求供应链网络的设计更加复杂,不仅要在前端管理商务和订单,还要在后端履行,因为许多消费者和企业选择在网上购买,但在店内取货,甚至在店内购买,然后送货。

最后,解决气候变化以及社会和经济不平等问题的紧迫性日益增强,迫使物流网络和其他地方加快可持续性举措。可持续发展不再是一个企业公民的问题,它正迅速成为一个关键的商业要务,因为它面临着更高的监管和合规要求,以及世界各地的客户、投资者和公众越来越多的要求。

这些戏剧性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带来高效率的成熟的运营实践现在已经完全过时了--它们并没有。 然而,对速度和效率的追求应该让位于更平衡的方法,以实现更大的灵活性和弹性。这不是一项持续的改进工作,而是一个生存问题,因为我们的市场普遍存在着更大的不可预测性,不断地对资源施加压力,并对需求和供应方面的预测准确性提出挑战。

成功物流转型的标志

那么,在下一波物流转型中,企业应该从哪里开始? 在甲骨文公司内部,我们看到许多客户在将更大的灵活性、复原力和可持续性纳入其运营方面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 每个组织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我们观察到至少有四个与成功的领导转型项目相关的共同要素。

●致力于在重塑物流网络方面采取颠覆性的方法--物流业的领导者愿意大胆投资,重新配置他们的仓库和运输网络,不受沉没成本和增量思维的影响,已经从新的、更灵活的模式中看到了巨大的好处。应对当今的不确定性正在推动更多的分散化,实现店内执行,并利用临时仓库和 "微型执行 "中心来提高灵活性。他们的运输网络更加多样化,在许多情况下,通过与数字货运市场的连接来帮助。

自动化!自动化!自动化! 这不是一个新的想法或趋势。然而,劳动力短缺和相关的较高成本正在提高与仓库自动化项目相关的投资回报率,在某些情况下,这对维持运营至关重要。现在可用的技术远远超出了支持大规模、高度自动化的配送中心和 "重物 "的使用,如移动托盘。 例如,一些较新的机器人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小型分拣使用案例的自动化,如店内杂货订单的履行。了解不断增长的机会、用例和技术,以实现其运营中更广泛的任务自动化的领导者正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如果你看不到周围的情况,你就无法做出快速反应--实现整个物流网络以及更广泛的供应链的端到端可视性,不再是一种愿望,而必须是一种需要。实现这一目标可能是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需要从不同的来源收集、整合和标准化数据,并有能力进行实时分析和可视化。许多组织已经了解到,在选择和部署来自多个供应商的多种数据模型的无数点解决方案时,这是很难完成的。今天,许多领导看到了一条更容易的道路,即通过建立一个共同的技术平台和数据模型来提高可见度。通过这种方法,领导者正在根据需要调整、重塑和重新规划他们的物流网络,以应对短期的干扰和长期的业务需求。

●扩大机器学习和预测分析的使用范围--机器学习模型的有效性在整个端到端供应链的一系列使用案例中得到了证明。例如,在物流方面,这些技术正通过更有效的分拣操作帮助优化仓库生产力,以及改善运输网络的可持续性表现和交付可靠性。领导者们正在寻找机会试行新的用例,并在看到明确的价值时迅速投入生产。

在过去的两年里,各个行业都面临着挑战。毫无疑问,现在每个行业都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运作。领导者如果不过度分析近期的情况,而是认识到永久性的变化,并大胆行动起来,开发新的模式、流程和用例,将在未来几年引导他们的组织走向更大的繁荣。

马克-斯坦顿是甲骨文公司的行业分析师关系总监,他为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和制造软件业务,以及物联网技术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提供支持。他是一名营销和沟通专家,拥有从运营和供应商角度支持供应链转型的经验。除了甲骨文公司,马克还曾在Blue Yonder和联想公司担任领导职务,在那里他负责该公司的全球供应链组织的外部关系以及其他任务。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央视探访!吴江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2月17日晚央视新闻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特别栏目《“小”零件里见“大”势: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东太湖度假区企业乐聚机器人的夸父人形机器人最新技术成果及产业化情况受到了专题探访报...

    2025-02-26 08:53

  • 德国弗劳恩霍夫:中国控制着锂离子电池几乎整个价值链
    近日,德国弗劳恩霍夫电池生产研究机构(Fraunhofer FFB)与明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发布了一项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的所有权结构和地缘政治依赖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在锂离...

    2025-02-25 10:56

  • 2025年叉车行业趋势:智能化与绿色发展并行
    随着全球制造业和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叉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智能化、自动化和绿色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推动叉车行业迈向全新的时代。在2025年,中国叉车网(www.chinaforklift.c...

    2025-02-25 10:46

  • 人工智能、智能智造和氢能是2025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聚焦主题
    2月19日,来自世界各地100 多名国际记者齐聚德国汉诺威。六周后,这里将举行 2025 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预计将有 4,000 多家参展商,130,000 多人到访。汉诺威德国展览公司管理委员会主...

    2025-02-25 10:29

  • 国资国企“智”在必行!深圳机场加快拓展人工智能全场景应用
    在深圳加速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背景下,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深圳国资国企勇担使命,充分发挥业务范围广、应用场景多等优势,积极构建技术领先...

    2025-02-24 22:23

  • 喜报!浙江盛达角钢智能车间成功入选2024年度浙江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4年浙江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应用标杆企业、人工智能服务商及“数智优品”名单》。山东电工电气所属浙江盛达角钢智能生产车间成功入选2024年度浙江省“人工...

    2025-02-24 22:22

  • 多款新产品项目“齐头并进” 武汉经开区民营企业人形移动机器人年内量产
    2月20日,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法睿兰达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法睿兰达”)大厅,一台泛着哑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人形机器人引人注目。27岁的产品研发负责人周博士手持电脑,向机器人发出“装...

    2025-02-24 10:31

  • 智造引擎:联通5G赋能未来工厂
    在前湾新区,代表们亲历了中国联通5G+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实践。极氪5G智慧工厂内,依托中国联通定制化5G专网,机械臂以0.5毫米精度进行激光焊接,AGV小车通过5G+MEC边缘计算实现智能调度,全流程数据...

    2025-02-24 10:11

  • 未来1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可能达万亿美元
    什么是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是指在外观和行为上模仿人类的机器人,它通常具备两条腿和两只手,能够执行如行走、抓取、转动和感知等动作。人形机器人不仅仅是机械的运动装置,它们还融合了传感器...

    2025-02-24 09:33

  • 日本铁路利用机器人替代日益紧缺的人力
    随着技术工人数量的减少,日本铁路公司正在采取自动化措施,实现传统上艰苦的轨道和其他维护工作。 利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AI)完成困难的任务具有双重好处,有助于维护公司精准运营的声誉。这通...

    2025-02-24 09:28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