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旷视荣获“2021 LOG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优秀企业”,该奖项旨在表彰物流企业在行业的突出表现以及对技术的追求和创新。
近两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低碳物流,关键因素在于要提出高效智能的系统解决方案,智能物流将是其主要选择。
划重点
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碳达峰
【碳达峰】是指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可以预见,数字化、全渠道、绿色等将是未来可预知的一个周期里,中国供应链物流变革的关键。旷视作为一家以AI技术为引擎,驱动内部物流数智化升级的科技型企业,将机器人、物联网、机器视觉、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到实际业务场景中,助力客户全流程的降本增效和低碳减排。
举个例子:
旷视为某时尚潮流品牌社区中转仓库提供低碳智能解决方案该仓库位于上海,每天收发货各6万余件,旷视为其提供的创新性低碳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产品发货时效,还满足了不断提升的服务需求,更是通过科技实现低碳智慧运营,逐步减少碳排放量。
根据其先鉴别再发货的业务模式特点,拣选命中率要求高,采用货到人拣选模式,单工作站效率可达500件/小时
扫描指环:配备轻巧便携指环扫描设备,可以解放操作人的双手,提高效率
智能拣选门架:针对项目商品唯一性、拣选命中率高的实际情况,拣选门架配置电子标签,能够简化拣选操作,提升拣选效率和运营效率,降低出错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物流操作系统旷视河图,最优配置仓储资源,提升仓储和转运环节的效率,降低过程能耗
通过逻辑算法,结合发货产品时效、距离等因素,以最优的路径对运输线路进行规划,减少场内运输能耗
摄像头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实现物流网络的标准化业务管理,为智慧物流和节能减碳建立基础
当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正如火如荼展开之时,供应链零(低)碳转型的运动也在快速兴起。旷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技术融入物流入库,存储,搬运,出库个各个环节,全方位帮助企业节能减排;同时还携手上下游的伙伴和客户,将低碳价值延伸至全物流供应链。
旷视相信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还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环保绿色的体验也将由它们创造。
旷视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自2011年成立起,便意识到人工智能将为世界带来巨大变革,而深度学习是支撑人工智能革命的关键。以深度学习为旷视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得以持续不断地推动全球技术创新,并率先开始将前沿技术商业化。
依托自研的新一代AI生产力平台Brain++,专注于算法能创造极大价值的领域: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向客户提供包括算法、软件和硬件产品在内的全栈式、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及终端用户降本增效,并带来极致体验。目前,旷视拥有近3000名员工,业务遍及全球,服务数十万开发者和超过3000家行业客户。
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旷视从2017年开始就进入智慧物流领域,基于云、边、端等平台的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创新,打造智能物流装备及“智慧大脑”旷视河图,并聚合行业合作伙伴,向工业物流及商业物流场景提供高度智慧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及全生命周期服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简化管理,为工业数字化升级提供创新引擎。
在算法方面,旷视依托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生产力平台Brain++,结合物流场景的实际需求,能够为不同的物流场景定制化输出算法,让新算法的生成更高效、更经济地服务物流场景的客户。
在软件方面,旷视打造了业界首个机器人物联网操作系统——河图操作系统,具备生态连接、协同智能、数字孪生三大特性,使旷视得以在各类物流环境中智能协调软件、物联网设备和人,帮助客户一站式解决规划、仿真、实施、运营全流程。目前河图已经成功落地百余个项目。
在硬件方面,旷视正在不断推出新一代物料搬运AGV、智能圆形播种机、AI+堆垛机等多款自研机器人及AI物流装备,全面覆盖搬运、存储、输送分拣场景。目前,旷视在北京、宁波、苏州拥有3家研发制造基地,用于机器人及智能物流装备的测试与生产。今年下半年,旷视还将推出多款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物流装备。
此外,旷视也在不断联合产、学、研、用等产业各方的力量,共同推动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
目前,旷视已将供应链物联网业务扩展至1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向智能制造、零售电商、3PL、汽车、鞋服、医药、教育等数10个行业的数百家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2025-04-24 08:29
2025-04-24 08:26
2025-04-24 08:25
2025-04-24 08:24
2025-04-24 08:24
2025-04-24 08:23
2025-04-24 08:22
2025-04-24 08:21
2025-04-23 11:50
2025-04-23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