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SGS中国工业功能安全技术专家 刘杰
智能制造在我国正进入深化应用阶段,智能制造水平明显提升。未来,越来越多的智能制造企业将瞄准全球市场,建立全球品牌,而确保智能制造产品安全性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随着这一新兴领域蓬勃兴起,行业和国际标准亦正在建立和完善中,因此,一些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企业选择积极与国际公认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朝着更健康、安全的方向发展。
2020年,专注于智能生产和智慧物流的上海仙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仙工智能”)与全球知名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GS”)缔结了紧密合作关系。本刊特别采访了SGS中国工业功能安全技术专家刘杰和上海仙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控制器事业部总监张文珽,观察双方在未来合作中,第三方机构如何以国际先进标准为指引,助推智能制造产品在全球化竞争中塑造优势竞争力。
安全是出口前提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服务于智能生产解决方案的仙工智能在2020年实现了销售额破亿元、业务增速达到1倍以上的业绩,并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好评。
在张文珽看来,我国智能制造产品拓展海外市场时,主要面临销售、实施和售后队伍建设,本地法规熟悉等问题,其中市场准入和产品安全认证最为突出,也是产品出口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据张文珽介绍,目前仙工智能的搬运机器人产品出口日本、德国和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而不论是发达市场还是发展中市场,产品安全性都越来越受到海外买家重视。尤其是人机协作密切度极高的机器人,更需要保证其安全性。
具体来看,搬运机器人涉及机械和电气两个层面的安全性。机械安全方面,可能会因设计缺陷或设备部件失效造成碰撞和碾压导致人员和财产损伤,一些大型搬运机器人在此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需要进行安全方案论证,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并通过相关认证。电气安全方面,除机器人本身因设计缺陷或可靠性偏低容易导致机械安全问题外,还涉及锂电池和用电安全问题,以及电池运输安全问题。
此外,一般而言,搬运机器人属于无线设备,其进入不同市场时需通过当地的无线认证;在一些特殊行业和领域应用时也有特殊要求,比如在易燃易爆环境下需满足防爆要求,在冷链物流系统需满足低温防护要求,以及在无尘环境下需满足洁净度要求等。
2025-04-24 08:29
2025-04-24 08:26
2025-04-24 08:25
2025-04-24 08:24
2025-04-24 08:24
2025-04-24 08:23
2025-04-24 08:22
2025-04-24 08:21
2025-04-23 11:50
2025-04-23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