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技术协同驱动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主要通过车内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平台来实现,一般是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取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使车辆在道路上安全行驶。无人驾驶要模拟人工驾驶并超越人工驾驶的局限,需要多种技术创新与协同驱动来充当人的大脑、视觉、听觉和神经感觉等等。
一清创新创始人刘明分享
据一清创新创始人刘明介绍,一清创新在路面检测系统、综合电子导航系统有自己的算法和核心软硬件。他解释说,无人系统模块化的基础结构包括运营逻辑、人机交互,然后是云端数据中心和管理中心。单个车辆来讲是两大方面,一个是核心算法,另一个是核心支撑技术。具体而言分为三个重点:感知系统,由传感器技术与产品支持,解决你在哪、周围有什么的问题;决策与预测系统,由算力及芯片化方案支持,是在感知分析基础上,作出停车超车等决策;规划与控制,由车身技术支持。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无人车的落地应用,现在的无人驾驶更多采用激光雷达来直接感知路面状况,与会者之一的速腾聚创正是这一技术领域的佼佼者。速腾聚创商务总监陈贤彬介绍,速腾聚创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激光雷达系统科技企业,通过激光雷达硬件、AI算法与芯片三大核心技术闭环,为市场提供具有信息理解能力的智能激光雷达系统,赋予车辆超越人类眼睛的感知能力,多年来为一清创新无人车提供传感器技术支持。
嘉美仕科技是我国最早从事GPS导航定位模块的第一梯队,专注于GNSS卫星精准时空定位解决方案,目前主营业务涵盖车辆导航在内。据负责人陈裕坛介绍,嘉美仕科技的高精度定位模组一直在无人驾驶科研中表现效果良好,期待未来与一清创新进行交流合作。除此之外,中关村信息谷深圳运营中心、华禹无线、联达金电子、永达电子等企业也分别介绍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
与会嘉宾互动交流
无人驾驶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是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才能让无人驾驶更安全更高效。一清创新创始人刘明表示,上下游产业互动会产生一个非常强的集群效应,无论是对各自企业实现降本增效,还是推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拓展无人驾驶应用场景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无人驾驶的技术概念是抽象的。但大家可以想象的场景可能是将来来往穿梭的车流就像被完美规划了一样,完全不用担心安全和效率问题。但同时,目前公开路面的自动驾驶容易带来很多负面新闻。
一清创新创始人刘明认为,无论未来如何畅想和忧虑无人驾驶生活,“什么场景当前可落地”才是最重要的。目前无人驾驶可以在一些相对封闭的场景中进行率先落地,比如生产厂区、物流企业、大型仓储、机场托运等一些人力场景。
一清创新在过去几年也从工业4.0物流运输的角度进行无人车的布局,通过无人车应用缓解物流运输大量人力消耗的问题。一清创新无人车目前在富士康5平方公里的园区里进行700多项复杂测试,运营超过16万公里,完成4000多项任务,以无人车的智能化、自动化与数字化有效改善富士康的物流运输。
一清创新无人车在富士康园区运营
其次是在快递行业。目前快递行业的人力完全不够用,有数据显示中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连续 7 年居世界首位,去年日均快递单件高达2亿单以上,未来可能增长到日均10亿单以上。从末端配送的角度,要把快递单件及时、高效地送到消费者手中,完全靠人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快递员和无人车协同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一清创新已与顺丰等物流企业达成合作,包括整个无人车的取件系统、还有与丰巢合作的自动配件系统,并在上海的一些高校进行了应用。
2025-03-12 17:36
2025-03-12 16:56
2025-03-07 14:59
2025-03-05 15:37
2025-03-03 09:55
2025-03-03 09:51
2025-03-03 09:51
2025-03-03 09:49
2025-02-26 08:53
2025-02-25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