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1个生产车间2名员工,这就是无人化

2019-08-21 08:48 性质:转载 作者:雪梨 来源:金属加工
免责声明:AGV网(www.chinaag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导 读自动化、无人化、智能生产、黑灯工厂……我们常常听说这些词汇,“熟知不等于真知”。今天就和金粉们谈一谈,所谓无人化究竟是个啥?现在发展到何种程度了?中外的无人化...

导 读

  自动化、无人化、智能生产、黑灯工厂……我们常常听说这些词汇,“熟知不等于真知”。今天就和金粉们谈一谈,所谓无人化究竟是个啥?现在发展到何种程度了?中外的无人化水平有差距吗?还有最重要的——无人化来临,是不是意味着我的工作要丢了?

无人化就是完全无人参与吗?

  对于并非专业研究者的我们来说,几个关于自动化的词语意思可以等同。在机器人传感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设备得以“开口说话”、设备间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自主协作。此时,在几乎无需工人参与生产的车间中,24小时不间断生产成为了可能。

  车间无人化程度与行业有很大关系。目前我们经常看到的无人化案例,主要来自于注塑、包装和钣金行业。在另一些行业中,由于工艺特点限制,很难达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老干妈”生产车间

  即使在同一行业内也是有差别的。以汽车行业为例:汽车的生产覆盖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在前三个车间中,目前主流车企新车间的自动化程度能达到80%~90%;而总装车间具有作业内容多样、柔性部件多、流水线式生产等工艺特点,自动化程度大约在8%~15%。

应用领域

  01 包装:牛奶灌装流水线

  德国SMF是一家成立了25年、专注于PET(塑料瓶的一种)包装行业的公司,国内关于这家公司的资料不多,小编找到了SMF的一条牛奶灌装流水线:

  02 注塑:富士康车间

  富士康提出过“百万机器人计划”,进展不顺。目前,富士康正稳步推进自动化,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中国工厂30%的自动化。使用机器人替代“3D”岗位的员工,是目前公司的首要目标。3D岗位指肮脏(dirty)、危险(dangerous)和无聊(dull)的工作。

  富士康现阶段在注塑车间的自动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了,而下面这个视频里大致勾勒了它的总体自动化水平:

  03 钣金:柔性生产线

  意大利萨瓦尼尼Salvagnini、法国迪美高DIMECO、 日本天田Amada等公司都有钣金自动化生产线,下面的视频来自天田:

  04 汽车:国内外先进车间一览

  除了以上行业以外,自动化在汽车行业的完成度也较高,有很多知名案例:特斯拉的无人工厂,在冲压生产线、车身中心、烤漆中心与组装中心四大生产环节中,超过150台机器人自动生产,整个车间几乎看不到人的身影;宝马莱比锡工厂被誉为“最接近工业4.0的生产车间”。

特斯拉无人车间

  在国内,我国的工厂自动化呈现两极化趋势明显的特点:新工厂自动化程度之高全球领先,而整体自动化水平偏低,其中,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莫过于汽车行业。

海通用金桥工厂

  中国的新建汽车工厂,已经拥有全球最高的机器人渗透率。根据相关资料:

  2014年10月投产的日产(Nissan)大连工厂,拥有83%的机器人渗透率,是日产全球工厂中最高的一个。相比之下日产的广州花都工厂渗透率只有56%,这家工厂投产于2004年5月。

  本土汽车企业,如吉利(Geely)正在这方面努力的追赶,例如该企业在宁波的新建工厂,在冲压、焊接、喷漆等生产流程中积极引进了外国的最新型装备,用以替换国产装备,该工厂每月产能在15万辆左右,使用了超过100台点焊机器人,这一比例与外国的汽车工厂相同。

  2014年10月投产的日产(Nissan)大连工厂,拥有83%的机器人渗透率,是日产全球工厂中最高的一个。相比之下日产的广州花都工厂渗透率只有56%,这家工厂投产于2004年5月。

  本土汽车企业,如吉利(Geely)正在这方面努力的追赶,例如该企业在宁波的新建工厂,在冲压、焊接、喷漆等生产流程中积极引进了外国的最新型装备,用以替换国产装备,该工厂每月产能在15万辆左右,使用了超过100台点焊机器人,这一比例与外国的汽车工厂相同。

自动化的未来

  01 自动化不能硬上,量力而行

京东“亚洲一号”无人仓

  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的引进固然对企业有益,不顾资金实力与生产条件的引进也是不可取的。比亚迪就有“逆自动化”取得成果的典型案例。

  比亚迪是以生产汽车闻名,不过它在电池行业的创新也被广为传颂。

  上世纪90年代,比亚迪开始生产镍镉电池,它把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一一拆解成为由100多道工序组成的“人工线”,生产线主要依靠人力完成、仅辅以必要机器。这条线给比亚迪带来两大优势:一是依靠便宜的人力,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生产柔性化程度更高,能轻松适应多种产品的生产。由此,比亚迪以40%的价格差对日产电池市场造成了强烈冲击。

过度自动化让特斯拉陷入困境

  自动化的进程也不是越快越好,自动化程度过高反而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增加的维护人员的人工成本可能抵消掉降低生产工人所节约的成本。这一点,在高尔夫A5汽车德国一条生产线上的某些环节中有所体现。

  02 自动化不等于失业

  究其本质,工业机器人农业时代的锄头、工业时代的机床没什么区别,它们都是由人所创造的工具,目的在于帮助人更好地、更高效地工作。每一种新技术,在消灭一些工作岗位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新的、更人性化的工种需求。比如现代航运业的诞生大大降低了对“纤夫”的数量需求,却带来了航运相关的大量工作。

  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制造,虽然短期无法真正实现,但它却是大势所趋。去拥抱变化,而不是抱残守缺,这才是我们应有的姿态。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中国新疆棉花机器人助力机械化达97%
    在全球农业向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新疆棉花生产实现了作业模式的重大更新。近日,机器人与自动化新闻报道指出,中国新疆棉花机械化作业率已超过97%,并通过激光“摘蕾”机器人实现智能化精细管...

    2025-07-22 09:09

  • 智造共振 创领新程 2025青岛物流装备展圆满落幕,AGV网为您盘点精彩亮点
    7月17-19日,2025中国青岛国际物流装备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红岛馆)成功举办。作为亚太地区物流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的盛会,本届展会吸引了近千家全球优质企业参展,集中展示物流装备行业的...

    2025-07-21 09:06

  • 中国AGV网本周热点回顾(2025年7月14日-7月19日)
    AGV网(www.chinaagv.com)是中国自动导航机器人(AGV)和自主移动机器人(AMR)行业网站!团队拥有超过23年的行业垂直门户运营经验,多年来见证了传统内部物料搬运从粗放化、低效率沿着更加智能化、...

    2025-07-20 08:59

  • AGV换电系统:上海洋山港 “智慧驼群” 的绿色动力核心
    7月的上海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155台自动导引运输车(以下简称AGV)组成的 “智慧驼群”在场地上穿梭不息。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在全球港机行业首创的AGV换电系统,正以24小时全天候的高效运转,为这...

    2025-07-18 10:38

  • AI+3D扫描:机器视觉技术弥合仓储与制造的差距
    随着AI、3D扫描与机器视觉技术的成熟,仓储物流领域正迎来一次与制造业差距缩小的重要变革。专家指出,物流环境较制造更复杂,但神经网络处理、硬件平台、软件工具的进步正让物流也能拥抱高端视觉...

    2025-07-18 09:07

  • 人形机器人正加速“跑进”工厂!浦东机器人产品、场景持续上新
    近日,中科新松有限公司正式推出睿可(rico)系列的两款人形机器人产品——睿可MR73A与睿可MR73B,两款产品将移动性、环境感知力与灵巧操作能力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适应...

    2025-07-15 01:14

  • 在深圳,机器人自己搭地铁送货了
    今天(7月14日)在深圳地铁2号线湾厦站一个特殊的乘客引起其他乘客的关注纷纷举起手机拍摄“回头率”拉满原来这是全球首例由机器人自主搭乘地铁配送货7月14日,在深圳地铁2号线湾厦站,北极燕鸥卡...

    2025-07-15 01:13

  • 中国AGV网本周热点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2日)
    AGV网(www.chinaagv.com)是中国自动导航机器人(AGV)和自主移动机器人(AMR)行业网站!团队拥有超过23年的行业垂直门户运营经验,多年来见证了传统内部物料搬运从粗放化、低效率沿着更加智能化、...

    2025-07-14 14:08

  • 新质生产力在虹口|目标10000台“机器人劳务外包”,这家企业争做行业老大!
    “市场对我们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今天被大客户临时邀请去商讨方案了”。采访当天,上海米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晨下午三点多钟才匆匆赶回公司,一连抱歉过后他道出了缘由。据介绍,该企业凭...

    2025-07-07 17:39

  • 人形机器人进驻东风柳汽“实习” 搬箱子、分拣零部件超在行
    身高1.73厘米,体重约75公斤,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近日,在东风柳汽商用车智能制造工厂总装车间,来了一批超能“新员工”。这批新员工,是来自...

    2025-07-07 17:38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