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5G动作传感高危作业“机器人”驾到

2019-07-21 11:20 性质:转载 作者:杜安娜 罗嘉妮 来源:广州日报
免责声明:AGV网(www.chinaag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麦骞誉麦博士麦博士接受采访在本月30日截止报名的广东省“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之博士、博士后创新赛准备中,来自香港的“80后”青年麦骞誉带来的“5G动作...

麦骞誉

麦博士

麦博士接受采访

  在本月30日截止报名的广东省“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之博士、博士后创新赛准备中,来自香港的“80后”青年麦骞誉带来的“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引人注目。

  据了解,这是目前国内研发生产的第一台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它使用新型芯片,将三维空间动态控制、平衡原理与先进的机械设计和尖端电子感知技术相结合,来操纵机器人。

  在5G环境下,操作者戴上简易轻便的手套、腰带等传感设备,由此将机器人和操作者链接起来。操作者通过5G端到端系统,将自己的动作实施传输给仿生机器人,达到机器人毫秒级时延的实时控制,实现人机协同。目前已获得全球包括英、美等国家在内的一百多份订单。

  对于做机器人的初衷,麦骞誉笑道,一开始只是想单纯做一个机器人,去处理一些危险状况,比如爆炸品、辐射、空气污染、高压电和强磁场等,让人避免受到伤害。现在他们的机器人已经是第三代。将来,他希望能制造出标准化的工业机器人,适用于各个工作场景。

  一直埋头做技术突破的麦骞誉最近开始出来“抛头露面”,参加创业比赛,到全国各地去展示他的新型机器人。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麦骞誉说:“希望大家都知道5G带来的技术革命,并没有那么遥远,我的机器人可以直观地告诉大家5G有哪些垂直运用。”

9年前开始研究动感传输

  麦骞誉的讲述严谨而细密,能生产出全国第一台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他认为这并不是偶然。实际上,早在2010年,他就已经有这个想法。他之前在国外正是从事传感技术的研究的工作,这给了他一些启发,萌生了回国创业的念头。

  当时美国日本都有一些公司“挖”他去加入一些技术团队,不过最终都被他拒绝了,他说,“当时一心就想着回国”。

  一开始,他是想单纯地做一个机器人,用这些机器人去操作,可以让人免于遭受一些危险和伤害。比如,拆弹、空气污染、喷粉等。所以,他一开始也并没有想到用5G。

  在5G技术之前,包括有线、WiFi、蓝牙、4G的传输方式,麦骞誉都试验过。他能在技术上胜出,主要在于他们的算法相当快,能满足5G技术的运用。而这一步早在5G技术还没成熟之前,他们就在布局。

  2017年,麦骞誉认为是时候自立门户了,于是在香港开公司做研发。麦骞誉透露,其实那时候,机器人手臂等重要部位都已经研制得差不多了,蛰伏了许久,“在准备进入市场前,才成立公司”。

  一年前,有运营商看中了他的技术,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在运营商的网络支持和通信商的实验室支持下,他们的研究如虎添翼。麦骞誉说:“如果没有5G和运营商的支持,我们没法度量匹配度到底有多快。可能到现在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机器人生产商。”

动感传输机器人的“战场”

  麦骞誉告诉记者,动感传输机器人的研制从国际范围来看,实际上是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包括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都在同台竞技,但目前,很难去了解对方的进度,他说:“现在能做的就是埋头苦干。”

  一开始,世界上做的传感器种类很多,麦骞誉说,“那时候,他们主要观察国外的传感器怎样做,然后思考怎么能做得更好,我们从角度、控制力、轻便度上不断在改进。”

  麦骞誉就现在的结果来分析,“比如,日本丰田的机器人需要23个传感器,我们只用5个传感器就可以实现。现在日本用的一款控制台有50公斤,我们只有500克。”

  麦骞誉介绍,目前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困惑在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者,主要依靠自投和政府支持,“可能不少投资人处于迅速赚钱获利的想法,我们的技术很难受欢迎”。

粤港澳大湾区为创业提供条件

  麦骞誉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学霸”。相反,在初中升高中前,他都是一个贪玩的人。“我以前很爱玩,中五会考的成绩让我‘勉强’考上了高中。”刚刚好的成绩让麦骞誉产生了深刻的反省,“当时还是觉得,努力读书比较重要”。高中入学后,麦骞誉便发奋学习直到博士毕业。他笑言,“这么一反省,就让自己多读了十几年书。”

  麦骞誉在香港科技大学完成了本科和硕士学位,本科就读的是电子和电机工程,而研究生则读的是电子计算机工程。可以说,麦骞誉一直都和电子科技打交道。回想起在港科大的那五年,麦骞誉仍然能感受到当年的学习压力。“我们每周的学时将近35小时,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学习压力很大。稍有松懈很可能就面临挂科的危险”。在这种高压的学习压力下,麦骞誉更笑言能顺利从港科大毕业的都是“吃得苦的人”。正是因为这种高要求,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一直被行业内认为“非常靠得住”,亦培养了麦骞誉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上美科技园智慧工厂已正式投产丨中国第一个AI智能化妆品无人车间
    近期,上美科技园智慧工厂已正式投入运营。这座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的智能工厂,以每日200万瓶的产能和全流程AI智能化生产体系,成为中国首个AI智能化妆品无人车间。通过工业自动化、...

    2025-04-03 09:11

  • IMEC 总裁Dave:构建未来的量子技术供应链
    量子技术可以释放大规模研发新领域的潜力,并最终带来新的商业应用。它将使科学家和工程师能够进行实验并突破可能性的界限。量子技术包括计算、传感和成像以及通信和网络。但为了让量子经济产生价...

    2025-04-03 08:56

  • 美国自动化协会倡议制定“国家机器人战略”以维护技术领导地位
    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美国机器人行业正在积极谋求国家战略的引导与支撑。近日,美国自动化协会(Association for Advancing Automation,简称A3)向国会递交了一项系统性的...

    2025-04-03 08:51

  • 《The Robot Report》发布50 家最具创新力的机器人公司
    奖项背景与亮点RBR50机器人创新奖已连续14年评选全球机器人领域标杆企业,2025年首次增设“机器人造福奖”,旨在表彰通过技术解决社会痛点的创新。获奖者将于2025年4月30日在美国波士顿机器人峰会...

    2025-04-03 08:47

  • “一脑多态”赋能,7款人形机器人解锁多元应用场景
    新华社西安4月1日电(记者许祖华、梁爱平)在室内或铺装路面可采用轮式人形机器人,而在有台阶等复杂路面情况下可选用双腿或四足人形机器人……日前,由优艾智合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创立的具身智能...

    2025-04-02 09:01

  • 智能化仓储、自动化物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蠡湖新质智能立体仓库中,正在运行的AGV叉车。近日,记者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无锡职院”)获悉,2024年,该校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超5000万元。作为一所地方高职学校,无锡职院如...

    2025-03-31 15:35

  • 中国AGV网本周热点回顾(2025年3月24日-3月29日)
    AGV网(www.chinaagv.com)是中国自动导航机器人(AGV)和自主移动机器人(AMR)行业网站!团队拥有超过23年的行业垂直门户运营经验,多年来见证了传统内部物料搬运从粗放化、低效率沿着更加智能化、...

    2025-03-31 15:33

  • 来了!人形机器人的“无锡时刻”
    想象一下一群机器人像人类一样翻身跳跃、在跑道上冲刺在球场上竞技……这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而是即将在无锡上演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随着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前景可期。浪潮...

    2025-03-26 11:46

  • AGV 发力,石家庄装备制造车间 “智” 造升级正当时
    智领制造,质赢未来。当前,制造业正加速向“智造”转变。作为制造业典型代表,先进装备制造业更是首当其冲。近日,记者走进石家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部分骨干企业,看石家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如何坚...

    2025-03-26 11:45

  • 沿着边境看北疆丨 一起体验AGV“无感”智能通关
    甘其毛都口岸是我国一类陆路口岸重要能源进口通道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通关量贸易额最大的公路口岸在我国首条跨境无人运输专用通道AGV车辆往来穿梭AGV是自动导引搬运车的缩写没有司机、驾驶室、方向盘...

    2025-03-25 08:58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