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木木机器人落户临港 开启医院物流机器人新时代

2018-09-15 08:24 性质:转载 作者: 筑医台资讯 来源: 筑医台资讯
免责声明:AGV网(www.chinaag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近日,“木木机器人落户临港签约仪式暨战略发布会”在上海临港奉贤区隆重举行。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平先生,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郑军奇先生,中国医学...

近日,“木木机器人落户临港签约仪式暨战略发布会”在上海临港奉贤区隆重举行。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平先生,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郑军奇先生,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院建筑与装备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筑医台总编辑李宝山先生,上海木木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化冰先生、CEO孙斌先生,临港集团副总裁翁恺宁先生,临港集团副总规划师、临港奉贤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萌先生等出席了本次活动,共同见证木木机器人步入发展新阶段。


▲ 发起单位代表共同按动象征“行动计划”开启的水晶球


在签约仪式暨发布会上,筑医台联合木木机器人等政、产、学、研、用等领域十余家机构共同发起了“机器人医院应用行动计划”,一起推进机器人在医院的综合运用,促进机器人产业升级。


▲ 诺亚医院物流机器人


除此之外,上海木木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临港奉贤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木木机器人还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与麦迪斯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慈健达(北京)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市儿童医院、英迈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发布了诺亞第二代医院物流机器人及手术室解决方案


在签约仪式暨发布会后,筑医台资讯记者对上海临港奉贤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林昆先生、上海木木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化冰先生进行了专访。


▲ 左一为邹林昆先生,右一为蒋化冰先生


双方达成合作就是“看对眼了”


“ 

如果用四个字描述那就是对上眼了。

说到双方合作,蒋化冰先生一边说,一边与邹林昆先生对望。蒋化冰先生表示,我们都是创业型团队,而且我们与园区定位的生命科技大方向相切合,可以说大家的“DNA”比较一致。


邹林昆先生补充说,我也同意这是机缘巧合,在这个项目之前,我们洽谈了一家手术机器人企业,目前遇到的难题就是CFDA认证时间非常长。而医院物流机器人属于服务型机器人,比较容易。况且,木木机器人有很多自主创新的技术,与国际水平可以说不相上下。


据了解,木木机器人是一家源自华为的创业团队,是国家人工智能标准总体组全权会员单位,第一个通过国家服务机器人认证产品、工厂CR双认证企业。此次落户的临港奉贤园区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已陆续引进美国NAMSA、君实生物、透景医疗、桂林三金、贝朗医疗、术凯手术导航机器人、丰凯医疗等一大批生命科技先锋企业。


此次合作对于双方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蒋化冰

木木机器人创业四年至今已经到了即将腾飞的阶段,临港奉贤园区是助力的重要伙伴。未来,企业将引进更多的技术资源、医疗行业资源,与园区、整个行业一起推动医用机器人产业加速前进。


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很薄,因为传统的几家企业已独占鳌头,我们认为木木机器人是一支能打硬仗的创业团队。作为智能制造企业,他们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信通过双方的相互促进,会越来越好。

邹林昆


国内医院物流机器人未来可期


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也是解决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临港奉贤园区是临港集团、光明集团、奉贤区政府合作开发的新一代产业园区,正积极转型升级成为以智能制造、智慧社区、低碳生态、宜业宜居为特征的“临港奉贤智能新镇”。


邹林昆先生强调,目前习惯从工业机器人的角度去思考,然而服务型机器人未来大有可为,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可以降低劳动成本。


医院物流机器人属于服务型机器人,最早始于美国,在欧美有数百家医院已投入应用,大大解决了医院人工不足的问题, 然而国内医院环境复杂,对于物流机器人的应用存在难点。“现在最大的一家国外的医院物流机器人公司已经做了近200家医院,但一直没有进入中国市场”,蒋化冰解释说:“一是因为在中国没有竞争对手,所以价格特别贵。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国外的医院条件普遍比中国好,走廊比较宽,专门有一个设备层,不用跟人流混用,中国医院大多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要在中国医院应用,物流机器人必须能够在人流当中穿梭,适应国内医院的窄通道、急转弯。随着激光识别、视觉识别等基础技术的逐渐具备,国内的医院物流机器人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蒋化冰先生眼中,国内医院物流机器人更适应中国环境,领先于国外的竞争对手,如果中国和国外差不多齐步走,中国的优势会更加凸显。但由于起步晚,还有90%的技术难题等待我们一一攻克,行业未来仍可期。


人工智能大热 企业是否要追风


木木机器人早期的目标很简单,不是未来的新领域就不做,要做就做新领域的第一。蒋化冰先生评价说,早期的目标稍微有点狂。木木机器人接触了医疗也是机缘巧合,在推出了诺亚医院物流机器人之后,找到了新感觉和新目标。也正是这时,蒋化冰发现可以通过技术力量提高医院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感受到了其中的人文关怀。“我们会长期深耕于医用机器人包括现在做的医院物流机器人,未来也在考虑策划进入手术机器人。”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火热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追风”。在内行人眼里有些机器人属于弱人工智能,技术含量不高,然而在外行人看来技术含量很高。有些人甚至称呼机器人为“傻蛋”。针对这一问题,蒋化冰先生谈了谈自己的看法。


追风的结果就是死掉一大片,但也会成就少数几家企业。反过来看,成就的少数几家如果不“追风”是没有成功机会的,追风还是要追,但要会追。任何一项技术最开始一定是“傻”的,“聪明”是不断积累、成长的结果。关键是要在技术不那么完善的情况下找到一些重点,使它能够局部好用,然后慢慢全部好用。面对新趋势我们要敢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有辨别能力。


市场空间大、未来前景广阔是蒋化冰先生在专访当中经常谈到的词,他认为目前行业从业人数、产品功能和产业势头都处在小规模发展阶段,企业应该有开放的产业化概念,除了自身努力之外,可以与同行合作,可以与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合作,用平台化开放性的思路将“盘子”做大。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让人工智能走进“最危险的工种”
    在矿山井下、石化装置、输电铁塔、塌方与火场等极限环境中,安全与效率长期处于拉扯状态。我们梳理了人工智能在高危岗位的应用脉络:借助感知、决策与执行一体化的系统,AI正从“减少暴露”与“预...

    2025-10-24 09:59

  • “被沉默所压碎”的隐性伤害:外媒体报道叉车事故再度敲响安全警钟
    近日,意大利Notiziario Sicurezza刊发专题《Schiacciati dal silenzio:la strage invisibile dei carrelli elevatori》(译:“被沉默所压碎:意大利工作场所叉车的隐形‘伤亡’”),以...

    2025-10-22 09:03

  • 微型电动交通工具:一场无声的革命
    意大利城市的转型正悄然展开,无论是两轮、三轮,还是单轮交通工具。电动微出行——包括电动自行车、滑板车和轻便滑板车——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城市出行格局。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新交通工具的采用,...

    2025-10-22 09:00

  • 巨石神话:人工智能并非单一事物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像 ChatGPT 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它是一个庞大的领域,包含相互关联的技术、工具和功能,可在各个领域应用多种多样。将人工智能视为单一事物可能会掩盖能力、安全性和政策设计...

    2025-10-15 10:52

  • 【邀请函】马上预约!重磅亮相CeMAT ASIA,京东物流「智狼扩展版」重构仓储标尺
    从标准周转箱密集存储到多规格原箱周转箱混合共库“智狼扩展版”将在2025 CeMAT ASIA重磅亮相以智能革新之力突破仓储边界?2025 CeMAT ASIA?️10月28日-31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京东物流在N1...

    2025-10-15 10:37

  • 人工智能上车之后:智能叉车的系统化变革之路
    叉车,作为现代内部物流体系中最核心的搬运装备,承担着原材料、在制品与成品在生产各环节之间的高效转运任务。随着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的深度融合,叉车的角色正从单一的作业工具,转变为数字化工...

    2025-10-14 10:39

  • 影响力创新:可能塑造我们未来的以色列初创企业
    近日,NoCamels 最近重点介绍了具有改变世界的潜力的 以色列医疗技术和绿色技术。但还有其他一些同样具有创新精神的公司,它们的业务范围不在上述两类,但却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同样巨大的潜在影响。...

    2025-10-14 10:20

  • 身价 15 亿美元的工程师:Meta 的最新聘用表明 AI 人才竞争已变得多么昂贵
    扎克伯格对精英研究人员的不懈追求正在重新绘制科技的力量平衡,Thinking Machines 的 Andrew Tulloch 成为加入 Meta 人工智能运动的最新精英工程师。Meta 积极进取,在人工智能领域又迎来...

    2025-10-14 10:15

  • 为什么逆向物流是配送优化的下一个前沿?
    波动的关税和不断变化的全球贸易政策正在挤压本已微薄的零售利润。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快捷便捷服务的期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零售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既要控制成本,又要确保顾客忠诚度...

    2025-10-13 10:13

  • IFR:全球工厂机器人需求十年内翻一番
    德国法兰克福,2025年9月25日——《世界机器人2025》工业机器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安装机器人数量将达到54.2万台,是十年前的两倍多。年安装量连续第四年超过50万台。2024年,亚洲占新增...

    2025-10-13 10:09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