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12.10开港投入运营啦!
这座被称为“魔鬼码头”的无人码头
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
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
洋山港四期港区采用无人运营无人作业,
海关也首次在无人码头
使用自动化监管设备,
实现通关验放自动化!
看世界最宏伟的港口——洋山港美景!
△从空中看即将开港的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气势非凡
戳视频看超酷的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
为什么叫“魔鬼码头”?
振华重工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的项目经理忻程龙介绍,因为码头实现了生产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桥吊操控和堆场作业、水平运输都不需要人去码头,装卸运输设备全部采用电力驱动。
此项目开创了自动化码头的两大先河:一是双箱自动化轨道吊首次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二是电机、制动器、减速箱“三合一”的创新使用,不断挑战在空间和布置上的设计极限。项目的复杂性与挑战性前所未有。
据介绍,自动化作业堆场是整个洋山四期占地面积最大的区域,平均纵深396.5米,与一至三期工程平均900米的陆域纵深相比,四期工程的堆场面积要小得多,得益于全自动化码头方案的采用,大幅度提高了土地与深水岸线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集装箱在港内运输距离的最短化。因地制宜、效率先行的布局特点,让洋山四期的堆场通过能力相比传统码头能获得提升。
洋山四期位于东海大桥以南,地处整个洋山深水港的最西侧,依托颗珠山岛及大、小乌龟岛围海填筑形成,总用地面积223万平方米,码头前沿自然水深大部分在11至15米。洋山四期共建设7个集装箱泊位、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235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为630万标准箱。放眼全球,规模如此之大的自动化码头一次性建成投运是史无前例的。
“超级工程”背后的秘密
▶▶挑战港口科技巅峰
巨大的集装箱被轻轻抓起又放下,无人驾驶的电动车辆来回运送。远程控制室里工作人员只要轻点鼠标,就能实现对码头装卸作业的操控——运营后的洋山四期工程,呈现的将是这样一幅画面。
全自动化码头,是港口业发展的新趋势。国内的厦门和青岛、国外的鹿特丹等港口,都在探索这一方向。洋山四期则将以全球最大的规模和体量,成为全自动化码头的“集大成者”。
洋山四期采用由上海振华重工自主设计制造的自动化装卸设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搬运工”:它们既可以深入悬臂箱区作业,又可以在堆场中来回穿梭,既可以完成全天候不间断作业,又可以有效降低码头能耗。它们就是自动引导运输车,也被称为AGV。
通过“智能”大脑,AGV可以自定行车路线,有效规避碰撞。洋山四期的锂电池驱动AGV采用了当今最前沿的技术,除了无人驾驶、自动导航、路径优化、主动避障外,还支持自我故障诊断、自我电量监控等功能。
△AGV的自动引导运输车,没有驾驶舱,远程操控,自动化运行
后期继续扩大规模,最终有26台岸桥、约120台轨道吊和超过130辆AGV投入使用,吞吐量将达到630万标箱/年。
130辆AGV是什么概念?目前已建成的自动化码头中,AGV数量没有超过50辆的。“随着数量增长,其系统复杂程度和对算法的要求将成倍增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四期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张斌说。
△在岸桥轨内进行岸桥双吊具装卸作业
包括洋山港在内,2016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13万标箱。洋山四期的建成,将把上海港的吞吐能力提升到4000万标箱以上,继续稳居世界第一大港。不过,数量不是关键。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董事长陈戌源说,从大港到强港,洋山四期将挑战世界集装箱装卸技术的巅峰。
△桥吊远程操作司机在岸桥操控台上进行岸桥双吊具装卸
▶▶从设备到“大脑”均为中国智造
从2014年底开工到2017年底开港,只用短短三年时间,一个世界一流水平的码头出现在世人眼前。洋山的崛起,离不开中国智造的强大支撑。
洋山四期建在茫茫东海之中,项目前期的基建工程由中交上海航道局、中交三航局和中建港务联手完成。
△对进入自动化码头的外来运输车辆进行预检的道口,主要负责车号识别、箱号识别、验残等信息识别与校验
△外集卡司机在分流道口,使用码头预约平台给予的二维码准备进行扫描
△外集卡司机在分流道口,扫描手机二维码,然后才能进入码头作业并打印出进箱小票
△在陆侧交换区,集卡司机送货抵达后,下车站立于指定区域,扫描二维码,轨道吊就会自动对外集卡进行提箱作业
自动化码头有序高效运作不仅需要设备,更需要软件系统的全面配合,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将直接影响码头的运行效率。
洋山四期采用上港集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TOS系统)和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ECS系统),两者组成了这个全新码头的“大脑”与“神经”。这两套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将让国内全自动化码头第一次用上“中国芯”。
张斌说,得益于中国智造的进步,上海港的运营水平已经稳居世界前列。比如,洋山港每100米岸线的年均吞吐量超过28万标箱,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洋山四期建成后,相比一二三期,岸线更短,占地更少,效率会进一步提升。
△AGV干起活来,画风是这样的,
自动、高效、不怕苦、不怕累
这也难怪被人称为“魔鬼码头”
▶▶串起长江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
翻开地图,位于长江和东海交汇处的洋山港,一手牵着长江经济带,一手挽起海上丝绸之路。
“上海港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长江经济腹地。”上港集团副总裁方怀瑾说。去年一年,长江支线给上海港贡献的集装箱货源在1000万标箱以上,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中。
溯江而上,从下游的太仓、南京,中游的九江、武汉到上游的重庆、宜宾,上海港在长江沿线12个地区共投资了22个项目,织起一张完整的综合物流网络。洋山四期的建成,将进一步提高上海港服务长江经济带的能力。
△轨道吊远程操作司机正在对于陆侧交换区集卡进行人工作业
眼光向外,来自长江流域的货物在洋山港集结后,将换上大船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被送往东南亚、南亚和欧洲等广大区域。
目前,上海港正积极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布局,已中标以色列海法新港25年的码头经营权。方怀瑾说,洋山四期所代表的安全高效,是上海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一张王牌。“假以时日,中国港口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也有望复制到海上丝路沿线中去。”
△码头的中控室实时监控码头的运行情况
文章来源:东方网、新华社、央视新闻、浦东发布、上观新闻、澎湃新闻、中交建、海商通、金属加工等。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