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高端创新赢取“机器人红利”

2014-10-16 10:41 性质:转载 作者:经济日报 来源: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AGV网(www.chinaag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10月14日,新松公司工作人员在生产车间对机器人进行测试。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

  10月14日,新松公司工作人员在生产车间对机器人进行测试。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实现销量同比增长65.5%。面对这样一份可喜的成绩单,行业领军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总裁曲道奎却显得很淡定,他说,应该看到高端智能化机器人市场份额仍被国外企业垄断的不利局面,如果中国机器人企业只满足于在低端领域拼价格、凑数量,那么送上门的“机器人红利”机遇也会错失。

  面对先进机器人技术将引领全球经济变革的新趋势,国产机器人产业如何应对挑战,记者向新松公司发出三问。

  一问:怎样打破“产学研用”互不通气的隔膜?

  曲道奎认为,目前的产学研体制仍存在科研与产业、与市场分家的创新隔膜。要把“产学研用”拧成一股绳,就要明确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产”为基础,以“用”为导向。

  让创新资源凝聚在刀刃上,新松公司的创举是借助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跨界合作,首度汇集国内机器人生产厂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机构及市场需求客户五大群体,形成了从政府顶层设计到实际用户需求的官、产、学、研、用一套完整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身兼联盟理事长的曲道奎表示,联盟将以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为突破口,根据国家科技项目及市场需求,成员单位结合自身优势开展联合攻关并将技术成果进行市场化转变,中国机器人产业从此开始强强联合、抱团发展。

  二问:如何终结国产机器人低端徘徊局面?

  中国机器人市场中,应用于焊接等领域、技术含量更高的多关节机器人几乎被外资垄断,国产机器人面临的自主品牌薄弱、核心零部件研发滞后、产品认知度与附加值低、低端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却日益突出。从低端杀出重围,新松的实践经验是:心无旁骛向高端创新寻求突破。

  记者在新松公司新松智慧园看到,这个数字化智能生产线占地15000多平方米,集成了新松公司核心的移动机器人堆垛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检测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可实现物料自动搬运、柔性物料传输、零部件自动清洗、自动化装配等功能,将机器人、智能设备和信息技术三者在生产过程中完美融合,解决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全生产周期的转化。从企业自身角度解决自主品牌附加值低、低端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

  新松公司常年坚持大手笔投入自主创新,研发投入占比销售收入为行业最高。公司共申请专利399项,其中发明专利268项,现已形成以自主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领先产品及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不但填补了我国机器人发展史上的众多空白,还完成1000多家重点客户的2000多个重点项目。最近,国内首条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数字化生产线在新松公司投产,年产能将达到5000台。每年新松公司高端机器人新产品的贡献率都大于30%,企业的研发投入获得了较高的回报。

  三问:机器人普及会不会增加失业?

  与人工制造相比,机器人、智能设备和信息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完美融合,数字化智能车间不仅能极大地提升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也会提升5至10倍,对劳动力的需求将会下降。对此,曲道奎认为,机器人的普及并不会增加失业,有些制造业就该由机器人来做。

  曲道奎介绍,某些电子产品精益制造的规格,被要求精确到百分之一毫米,使用机器人才能保证更高的效率和精度。在洁净、危险作业、物流等领域,机器人更发挥着人工难以发挥的作用。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已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25个行业大类、52个行业中类,应用领域已经从汽车、电子等高端行业逐步渗入到金属加工、卫浴五金、食品饮料等传统行业。

  曲道奎表示,机器人的大量进入,将会取代枯燥的重复劳动,减轻工作强度。未来,制造业将日益向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发展,而劳动力将更多向现代服务业转移,产业和人都需要转型升级。他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柔性、智能的制造模式正为中国展露‘智能转型’机遇,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器人红利’时代正在到来。”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央视探访!吴江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2月17日晚央视新闻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特别栏目《“小”零件里见“大”势: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东太湖度假区企业乐聚机器人的夸父人形机器人最新技术成果及产业化情况受到了专题探访报...

    2025-02-26 08:53

  • 德国弗劳恩霍夫:中国控制着锂离子电池几乎整个价值链
    近日,德国弗劳恩霍夫电池生产研究机构(Fraunhofer FFB)与明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发布了一项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的所有权结构和地缘政治依赖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在锂离...

    2025-02-25 10:56

  • 2025年叉车行业趋势:智能化与绿色发展并行
    随着全球制造业和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叉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智能化、自动化和绿色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推动叉车行业迈向全新的时代。在2025年,中国叉车网(www.chinaforklift.c...

    2025-02-25 10:46

  • 人工智能、智能智造和氢能是2025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聚焦主题
    2月19日,来自世界各地100 多名国际记者齐聚德国汉诺威。六周后,这里将举行 2025 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预计将有 4,000 多家参展商,130,000 多人到访。汉诺威德国展览公司管理委员会主...

    2025-02-25 10:29

  • 国资国企“智”在必行!深圳机场加快拓展人工智能全场景应用
    在深圳加速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背景下,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深圳国资国企勇担使命,充分发挥业务范围广、应用场景多等优势,积极构建技术领先...

    2025-02-24 22:23

  • 喜报!浙江盛达角钢智能车间成功入选2024年度浙江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4年浙江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应用标杆企业、人工智能服务商及“数智优品”名单》。山东电工电气所属浙江盛达角钢智能生产车间成功入选2024年度浙江省“人工...

    2025-02-24 22:22

  • 多款新产品项目“齐头并进” 武汉经开区民营企业人形移动机器人年内量产
    2月20日,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法睿兰达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法睿兰达”)大厅,一台泛着哑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人形机器人引人注目。27岁的产品研发负责人周博士手持电脑,向机器人发出“装...

    2025-02-24 10:31

  • 智造引擎:联通5G赋能未来工厂
    在前湾新区,代表们亲历了中国联通5G+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实践。极氪5G智慧工厂内,依托中国联通定制化5G专网,机械臂以0.5毫米精度进行激光焊接,AGV小车通过5G+MEC边缘计算实现智能调度,全流程数据...

    2025-02-24 10:11

  • 未来1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可能达万亿美元
    什么是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是指在外观和行为上模仿人类的机器人,它通常具备两条腿和两只手,能够执行如行走、抓取、转动和感知等动作。人形机器人不仅仅是机械的运动装置,它们还融合了传感器...

    2025-02-24 09:33

  • 日本铁路利用机器人替代日益紧缺的人力
    随着技术工人数量的减少,日本铁路公司正在采取自动化措施,实现传统上艰苦的轨道和其他维护工作。 利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AI)完成困难的任务具有双重好处,有助于维护公司精准运营的声誉。这通...

    2025-02-24 09:28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