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2011年红旗HQ3无人驾驶汽车在京珠高速公路上行驶了286公里;2012年年底,无人驾驶的途胜也完成了京津间的高速公路测试。有业内专家预测,到2020年,驾驶员将不必再为汽车追尾而烦恼,无人驾驶汽车将通过自身的雷达系统检测与前车的距离,如果与前车距离过近,汽车将会自动刹车。到2030年,驾驶员基本上可以在较复杂路况下只控制方向盘或只踩油门和刹车了,因为半自动驾驶技术会在大多数车辆上得到应用,那时汽车会自动设置路线或自动进行油门和刹车的配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称,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2015年将测试从北京行驶到深圳。
鉴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安全便捷要求的提高,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前景无疑是巨大的。麦肯锡预测,无人驾驶汽车到2025年可以产生2000亿至1.9万亿美元的产值。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无人驾驶是汽车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但要在2025年达到产业化还太乐观,目前无人驾驶技术仍处在实验室阶段,上路前的诸多瓶颈恐怕五到十年难以解决。
2014年中国机器人市场世界第一
特斯拉电动汽车呼之欲出,令机器人产业再次获得市场关注。一旦机器人系统被广泛应用在无人驾驶汽车上,将对机器人整个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数据显示,2005-201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年均销售增长率为9%,而同期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高达25%。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现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均价30多万元,中国对应的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接近380亿元,算上系统的话,对应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140亿元(按照系统规模是本体3倍测算)。
实际上,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我国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伺服和执行部件为代表的智能装置实现突破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成套装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大幅度提升。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0000亿元,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发展方向的明确也使得各项补贴政策逐步落实。随着更多的投资与补贴逐步落实,将会带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另外,工信部于去年12月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称,将从五方面予以推进,包括加强统筹协调,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以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
在欧美和日本,机器人已经从产业发展阶段进入了智能化发展阶段,机器人的操控越来越简单,不需要人示教甚至不需要高级技术人员来操作即可完成。虽然整体上中国的机器人行业还处于产业培育阶段,但近几年已明显开始发力,尤其是在最薄弱的关键零部件生产领域。
业内人士指出,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刺激下,工业机器人将在中国市场充分享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红利。随着国内人口红利拐点将至,产业升级的机遇将催生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爆发。预计未来五年,国内机器人行业将高速发展,特斯拉与机器人的结合也将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
2025-01-13 12:09
2025-01-13 12:09
2025-01-13 11:49
2025-01-10 11:48
2025-01-08 12:41
2025-01-08 12:40
2025-01-08 10:04
2025-01-08 10:00
2025-01-08 09:58
2025-01-06 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