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秋检启动以来,公司聚焦新技术新设备,利用红外普测及系留照明无人机,提升设备检修作业安全、效率,以及智能化水平,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1 夜间巡视透视眼——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红外深化应用
目前变电站红外检测主要通过人工开展,检测结果由运维人员完成,存在人员负担重、经验要求高、检测周期长等痛点。为更好开展变电站红外巡视作业,助力人工开展变电站红外普测,提升巡视效率与质量,公司针对性推出三大红外深化应用方案。
一是“电压致热型设备热缺陷智能识别”技术,让机器人像“老师傅”一样精准识别缺陷,解决电压制热型缺陷人工判断难题。
二是“胶囊式油枕油位红外检测”技术,通过红外图谱智能分析油位,结合红外热图与可见光图像非同源对比,为油枕油位检测装“双保险”,精确检测油枕油位。
三是“快速红外普测”技术,利用室外巡检机器人以面代点、少停快巡,2小时完成全站覆盖,每天可开展一遍快速巡视,如同“永不休息的检测员”,巡视频次大幅提升,可确保电流制热型缺陷及时发现,巡视无死角。
通过红外技术的深化应用,有效提升巡视频次,提高检测精度,降低设备运行风险,提升电网智能化巡检水平。
2 夜间抢修新利器——便携式系留照明无人机
在电力系统夜间应急抢修场景中,照明保障面临两大核心痛点,严重制约抢修效率与安全性。一是地形适应性不足。现有主流照明设备(如照明车、车载升降灯塔)在山路崎岖、沟壑纵横的复杂山区难以进入作业区域,导致关键抢修点“照明缺位”。二是照明覆盖高度受限。重型照明灯的升降高度上限普遍仅为10米,对于高杆塔检修、大范围作业面等场景,难以形成自上而下的全域照明,易出现视线盲区。
针对行业痛点,公司创新研发便携式系留照明无人机,具备轻量便携、操控简易、场地适应性强、照明范围广、应急响应快、安全系数高等突出优势。
系留照明无人机部署时间仅需3到5分钟,可快速投入作业现场,支持多种供电方式,实现长时间不间断工作,彻底摆脱电池续航限制。
单机有效照明范围相当于6个篮球场的照明面积,如同“空中小太阳”,让设备细节、操作流程清晰可见。
飞机可在微风中持续稳定飞行,保证稳定照明。防护等级高,可在暴雨、沙尘等恶劣条件下持续飞行照明。
目前,已在济宁曲阜某小区老旧环网柜夜间更换检修任务中起到关键作用,是夜间应急救援的必备工具。
国网瑞嘉(北京)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总部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科技园,公司于2019年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5亿元,由国电南瑞、亿嘉和科技及天津三源电力共同投资设立。
国网瑞嘉专注人工智能和能源互联网领域,致力于打造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带电作业机器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平台,开展带电作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和技术服务。
2025-10-17 16:00
2025-10-17 09:32
2025-10-17 09:30
2025-10-17 09:27
2025-10-17 09:26
2025-10-17 09:25
2025-10-17 09:24
2025-10-17 09:21
2025-10-16 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