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事件七、八专家观点 | 2021 年度全球十大人工智能治理事件

2022-01-26 13:13 性质:转载 作者:旷视MEGVII 来源:旷视MEGVII
免责声明:AGV网(www.chinaag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日前,人民智库与旷视 AI 治理研究院成立联合课题组,邀请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为课题支持,共同开展“2021 年度全球十大人工智能治理事件”遴选、评议,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位行业权...

日前,人民智库旷视 AI 治理研究院成立联合课题组,邀请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为课题支持,共同开展“2021 年度全球十大人工智能治理事件”遴选、评议,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和企业代表的大力支持。

通过此次梳理总结,力图从喧哗的舆论声音以及理性的专家点评中透析出 AI 治理未来发展趋势,研判 AI 在各领域、各场景应用的新空间、新作为,使其可控可靠可信服务于人类对科技改善生活、增进福祉的美好愿景。接下来我们将把各位专家针对具体事件的精彩点评陆续发布出来,与所有 AI 从业者和关注负责任 AI 发展的朋友共勉。

事件七、美国新提案将赋予社交媒体用户禁止算法的权利

案例描述

国外媒体报道,美国众议院一个由两党议员组成的小组提出一项法案,要求Meta 旗下 Facebook 和 Google 等互联网平台允许用户查看非算法选择的内容。共和党众议员巴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消费者应该有权选择如何使用互联网平台,而不必受到由特定用户数据驱动的秘密算法操纵。”(来源:TechWeb)

专家点评

张凌寒 北京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国家人工智能伦理与道德标准小组成员

网络平台的算法操纵问题一直受到美国立法的高度关注。原因在于,平台通过算法设置了新闻议程,不仅引导和操纵了社会舆论走向,还可以“千人千面”地精准个性化推送信息从而影响用户个人的政治倾向。平台的算法操纵力量直接动摇了美国政治的基础——民主选举,因此算法操纵新闻议程和用户观点成为了美国立法的焦点,这是美国政治与平台治理多方问题合力造成的社会重大问题。然而,美国近三年已经有多部关于平台治理、算法规制的法案在国会立法议程中无疾而终,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私人资本控制平台、社会舆论,进而控制国家政治走向,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镜鉴。

张军平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交媒体用户在使用互联网平台获得便利的同时,也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泄露自己的隐私。因此,明确赋予社交媒体用户禁用算法的权利,本质上就是在保护公民的隐私。

事件八、AI 增进人类福祉新方向:AI 干预自杀、AI 手语主播、AI 气候预测


案例描述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朱廷劭通过 AI 算法开发了自杀意念识别模型,并组织志愿者团队给予干预和救助。央视新闻联合百度智能云打造总台首个 AI 手语主播正式亮相。此外,科大讯飞、爱奇艺等企业均先后推出善用手语表达的仿真 AI 主播。世界地球日当天,达摩院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等联合举办业界首个 AI 气候预测大赛,AI 首次预测未来两年气候。


专家点评

江涛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

AI 主播技术本质是以情感贯穿从文本语义到语气,到面部表情等的后台逻辑,在虚拟世界中打造一个真实的助手或合作伙伴。该技术在受到火热追捧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技术挑战,如更多视频融合元素、虚拟人情感、丰富虚拟人技能、场景化主题、情感化决策融入虚拟人设计中等。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拓展出更多领域的虚拟人落地应用,实现虚拟人的“面对面”进行互动交流、业务咨询、智能问答、服务导览等。AI 客服、AI 经理、AI 店长、AI 演示员等多种社会角色,或许将陆续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上岗”,让人们切实体会到“人工智能建设的美好世界”。

潘天群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当代社会有抑郁等心理障碍的人越来越多,因心理问题而自杀的人也越来越多。在网上“树洞”进行倾诉是心理障碍者的一个重要渠道。该软件的应用及推广,在其他手段的配合下,能够阻止更多的意图自杀的人。当然该软件需要,弥补其先天的伦理缺陷:网上倾诉是个人隐私,基于树洞的自杀干预本身意味着树洞本身不是“黑洞”。该软件是公益性的,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同时,该软件有示范性意义:基于网上的资源可以开发出各种公益价值的软件。李金龙 招商银行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AI 技术的不断发展启发着不同行业,为很多之前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除了可以借助系统能力做到更全面的服务覆盖以外,AI 技术也可以节约研究成本加速应用效率。随着 AI 在生物医学、社会服务以及大气研究等多个领域落地开花,AI 的能力被进一步证明,并更好的服务人类,为基础研究加速。早期的如语音播报能力为视弱者提供移动服务,到现在的 AI 预测蛋白质结构节约研究成本等,无不证明,科学合理使用 AI 能力可以为人类社会造福。当然,在使用的时候也需要考虑 AI 本身的局限性,如今的 AI 技术底层仍是统计思维,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一定要注意 AI 系统偏见的问题。张军平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气象是人工智能里处理的一个难点问题,因为气象本身的规律性周期性,有可能远长于人类有意识收集数据的时间,同时,气象的变化原因也远多于人类可以收集到的数据维度。但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我们有可能学习到气象的局部、短时间的规律,并为气象预测提供服务。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