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斯坦福全球AI报告:中国机器人部署量涨500%

2018-12-18 09:51 性质:转载 作者:量子位 来源:量子位
免责声明:AGV网(www.chinaag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报告统计,2017年,全球ML人才需求是2015年的35倍,从2016年到2017年的增幅尤为明显。全球对AI人才的需求在2016年骤增。

  专利

  2014年,大约30%的人工智能专利发明人来自美国,其次是韩国日本,各拥有16%。

  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专利的增长速度较快。2014年人工智能专利的数量几乎是2004年的5倍。

  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及AI和ML的次数

  2015年,科技公司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及AI和ML的次数开始有所增加。

  2016年,其他行业提及AI次数才开始增长。

  相比之下,科技行业的公司提及AI和ML的次数远比其他行业多。

  在财报电话会议中,除了科技行业之外,提及AI次数最多的公司,基本上分布在消费、金融和医疗保健行业。

  机器人安装量

  2012年到2017年,中国机器人年安装量增长了500%,其他地区,比如韩国和欧洲,分别增长了105%和122%。

  在安装量较小的地区中,中国台湾比较突出,在2012-2017年增长最快。

  开源框架GitHub标星数

  各框架的标星数反映着他们在开发者群体中的流行程度。不过,因为开发者们日常不会“取关”GitHub项目,所以这些星星都是多年来积攒下的。

  我们可以明显发现,TensorFlow的受欢迎程度在开发者中遥遥领先、稳步增长。

  排除了第一热门,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scikit-learn和BVLC/caffe。

  TensorFlow官方力推的keras排到了第四,但近一年来几无增长势头。

  另外两大热门PyTorch和MXNet分别排到了第七和第六,尤其是PyTorch,作为一个年轻的框架,自2017年初发布以来至今,GitHub标星数至少增长了4倍。获取新用户的势头很猛,不知道其中有多少被TensorFlow逼疯的人类。

  各类任务最新成绩

  这个部分分为CV和NLP两块,分别列举了各主流任务从发展之初到现在的成绩进步情况。

  ImageNet图像识别准确率

  2017年是ImageNet比赛的最后一届,2018年这项比赛就不再进行了。不过,验证集依然有人在用。

  图中,蓝色的线条为ImageNet挑战赛历年的成绩变化,由于每年比赛所用的数据不同,旁边多了一条黄色线条,是以ImageNet 2012验证集为评价标准绘制的。

  可以看出,到2015年,机器在图像分类任务上的能力已经明显超越了人眼,而即使比赛不再继续,学术研究者依然在认真推进该任务的表现。

  这也侧面说明,如果一项工作有了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固定的挑战内容,研究者们围绕此竞争,更容易让技术在该领域取得突破。

  ImageNet训练速度

  这张图是训练ImageNet图像分类神经网络所需时间的历年变化(当然,是买得起足够计算资源的人和机构所用的时长)。

  从2017年6月的1小时,到2018年11月的4分钟,ImageNet图像分类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提升了16倍,除了硬件方面的贡献,算法上的提升也不容小觑。

  图像分割COCO

  ImageNet挑战赛“退休”之后,CV领域的朋友们就把重点放在了微软的COCO,挑战语义分割和实例分割。

  四年来,COCO数据集上图像分割挑战的精确度已经提升了0.2,2018年的成绩比2015提升了72%。不过,目前还没有超过0.5,这一项还有充足的进步空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COCO比赛近年来占据冠军位置的多是来自中国的公司,包括旷视、商汤等计算机视觉独角兽日常包揽数个项目的冠军。

  语法分析(Parsing)

  在确定句子结构这种语法分析的任务上,2003年到2018年的15年间,AI的表现(F1 Score得分)提升了将近10%。

  机器翻译

  在机器翻译任务上,报告拿英语-德语互相翻译举例,评估了AI模型在经典机器翻译评估算法BLEU标准中的表现。

  报告显示,2018年英语转德语的BLEU评分是2008年的3.5倍,德语转英语成绩是2008年的2.5倍。

  机器问答:AI2 Reasoning Challenge(ARC)

  在问答领域,AI表现进步更明显,可以按月计数了。

  报告统计了2018年从四月到11月间,AI在ARC推理挑战赛上成绩的变化:简单组得分从63%提升到69%,挑战组得分从27%提升到42%。

  这些,都仅是半年间的进步。

  机器问答:GLUE

  同样用于机器问答的GLUE基准(Gene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Evaluation)推出至今只有7个月的时间,但目前的表现已经比半年前提升了90%。

  GLUE的推出者、纽约大学助理教授Sam Bowman说,虽然围绕GLUE的大型社区还没有出现,不过已经有了像谷歌BERT这样的代表性技术用了GLUE基准,面世一个月内已经被引用8次。在EMNLP会议中,GLUE时常被讨论,可能会成为语言理解领域中的一个基准线。

  政府提及

  整体来说,自2016年以来,美国、加拿大英国政府在国会/议会会议中提及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次数激增。

  2016年之前,机器学习很少被提及,与人工智能相比,机器学习在总提及量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报告下载

  目前,这份2018年度报告已经开放下载了,可以登录官网获取:

  http://aiindex.org/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被沉默所压碎”的隐性伤害:外媒体报道叉车事故再度敲响安全警钟
    近日,意大利Notiziario Sicurezza刊发专题《Schiacciati dal silenzio:la strage invisibile dei carrelli elevatori》(译:“被沉默所压碎:意大利工作场所叉车的隐形‘伤亡’”),以...

    2025-10-22 09:03

  • 微型电动交通工具:一场无声的革命
    意大利城市的转型正悄然展开,无论是两轮、三轮,还是单轮交通工具。电动微出行——包括电动自行车、滑板车和轻便滑板车——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城市出行格局。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新交通工具的采用,...

    2025-10-22 09:00

  • 巨石神话:人工智能并非单一事物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像 ChatGPT 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它是一个庞大的领域,包含相互关联的技术、工具和功能,可在各个领域应用多种多样。将人工智能视为单一事物可能会掩盖能力、安全性和政策设计...

    2025-10-15 10:52

  • 【邀请函】马上预约!重磅亮相CeMAT ASIA,京东物流「智狼扩展版」重构仓储标尺
    从标准周转箱密集存储到多规格原箱周转箱混合共库“智狼扩展版”将在2025 CeMAT ASIA重磅亮相以智能革新之力突破仓储边界?2025 CeMAT ASIA?️10月28日-31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京东物流在N1...

    2025-10-15 10:37

  • 人工智能上车之后:智能叉车的系统化变革之路
    叉车,作为现代内部物流体系中最核心的搬运装备,承担着原材料、在制品与成品在生产各环节之间的高效转运任务。随着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的深度融合,叉车的角色正从单一的作业工具,转变为数字化工...

    2025-10-14 10:39

  • 影响力创新:可能塑造我们未来的以色列初创企业
    近日,NoCamels 最近重点介绍了具有改变世界的潜力的 以色列医疗技术和绿色技术。但还有其他一些同样具有创新精神的公司,它们的业务范围不在上述两类,但却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同样巨大的潜在影响。...

    2025-10-14 10:20

  • 身价 15 亿美元的工程师:Meta 的最新聘用表明 AI 人才竞争已变得多么昂贵
    扎克伯格对精英研究人员的不懈追求正在重新绘制科技的力量平衡,Thinking Machines 的 Andrew Tulloch 成为加入 Meta 人工智能运动的最新精英工程师。Meta 积极进取,在人工智能领域又迎来...

    2025-10-14 10:15

  • 为什么逆向物流是配送优化的下一个前沿?
    波动的关税和不断变化的全球贸易政策正在挤压本已微薄的零售利润。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快捷便捷服务的期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零售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既要控制成本,又要确保顾客忠诚度...

    2025-10-13 10:13

  • IFR:全球工厂机器人需求十年内翻一番
    德国法兰克福,2025年9月25日——《世界机器人2025》工业机器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安装机器人数量将达到54.2万台,是十年前的两倍多。年安装量连续第四年超过50万台。2024年,亚洲占新增...

    2025-10-13 10:09

  • 《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的10项新兴技术
    刚刚发布:世界经济论坛关于未来三到五年可能产生影响的十大最重要的新技术的报告。与往年一样,世界经济论坛将于2025年发布一份关于十大重要新兴技术的报告:《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该报告...

    2025-10-13 10:08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