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被称作"仿形工(Profiler)""分拣员(Sorter)"和"管家(Butler)"。
一辆大卡车停靠在班加罗尔的DTDC仓库里,其中的包裹正在被卸载到不停转动的运送带上。扫描仪自动读取包裹上的条形码,将它们按照类型、重量和目的地进行分类,然后由金属手臂将包裹从运送带上扫进大储藏箱。
不久前,在印度电商的仓库中,一切工作都是人力来完成的。
DTDC是印度最大的快递运营商之一,每年拥有过亿的投递量,然而就在不久前,它的这一切工作都是由人力来完成的。每年,它都需要为由人力劳动造成的标签、路线错误而付出高昂的成本。
不过,现在DTDC的仓库里充满了处理这些工作的机器人。它们被称作“仿形工(Profiler)”“分拣员(Sorter)”和“管家(Butler)”,前者是称重系统;第二个是基于包裹分析和路径的高速分拣机械系统;第三个则负责存储和检索,它们每秒移动超过一米的距离,大约每小时移动4.3公里,并可以抬起500公斤货物。它们看起来似乎并不那么敏捷,但已经远远超过了仓库工人每天步行14公里的距离。
人类只需通过集中驱动系统来对它们进行控制,即可实时适应不断变化的库存和订单、处理源源不断的变化数据。
效率被提升了十倍,而且准确率非常高。
·开启智能之旅·
这些机器人来自古尔冈的印度本土新兴工业机器人公司GreyOrange。在古尔冈混乱拥堵的交通洪流中,这家公司安置在一栋崭新的办公大楼里,正在试图寻求秩序和效率。
他们最主要的产品,是运用物联网传感器和软件测试气动臂技术,以及定义分拣逻辑的机器人,用来对包裹进行分类、储存、检索等处理。
GreyOrange成立于2009年,灰色指代灰色的头发,代表智慧;橙色则意味着创意和乐趣。两位创始人Samay Kohli和Akash Gupta大学期间就拥有创造类人型机器人的成功经验,也曾为美国和韩国的一些公司开启自动化项目,但在GreyOrange创立之初,他们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产品。
GreyOrange联合创始人Samay Kohli 和Akash Gupta 坐在“管家”身上。
Gputa这样回忆那段时间:“我们意识到需要处理的技术太多了,以至于我们无法在其中任何一个领域建立核心力量。这引发我和Samay决定针对某一个行业打造产品。”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行业,他们定下了三个标准:必须是具有巨大的空间;必须是全球性的;对这个行业来说,硬件和软件产品都必须是有意义的。
仓储物流便符合这三个标准。而已经尝到自动化仓储甜头的亚马逊,从来不打算向其他电商透露关于Kiva的技术细节,这也为GreyOrange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技术创新,软件硬件相结合·
这个团队要面对的第一个困难是当时的印度几乎不存在电子硬件生态系统,自然更是没有机器人生态系统。
于是GreyOrange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来建立自己的原型机实验室,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有停止开发自己的原型制造设施和研发设施。
GreyOrange的软件工程
另一个问题是,外界认为GreyOrange可能侵犯了亚马逊Kiva机器人的知识产权。
对Gupta说道:“我们在创建之初的2010年就有一个非常不同于Kiva的基础技术。服务器处理能力的突飞猛进,在服务器和代理之间可以通过 WiFi联通,这是仓库自动化、控制一大群机器人的新思路。在过去,人们必须破解几个配电系统来完成这个架构,但是现在,我们整个系统是完全集中驱动的。”
这种分布式系统大大提高了数据库的使用效率,也使得机器人的中央“大脑”使它们与遥控车区别开来。
工人操作PPTL 系统。
此外,GreyOrange的专有技术Pick-Put-to-Light (PPTL)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在仓储流程中出现的错误,并加快流线性运作。它的模块化结构使其可以适应各种规模的工作,而不需要去安装一个前两年里不会被充分利用的庞大系统。
而眼下电商仓库的动态库存供应链越来越灵活,库存单位也会灵活变动,交货时间也会随之改变。GreyOrange的“管家”机器人正好能够针对这些变动进行实时处理的能力,为电商仓库们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因此,尽管GreyOrange常常被外界当做一个硬件公司,但Gupta坚持认为,操作软件是该公司产品价值定位的关键。
·部署海外,展望中国市场·
2014年,GreyOrange从老虎环球资本、BlumeVentures那里获得了A轮融资,之后便开始着手拓展海外业务;2015年,它获得了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来自老虎环球资本、Blume Ventures。
GreyOrange的第一个大客户是印度电子商务巨头Flipkart,但实际上,当前他们只有30%的业务来自印度本土。这家公司的目标实际上是整个国际市场,目前为止,他们并已经与多家海外企业达成合作,甚至有消息称,本已经拥有Kiva的印度亚马逊也已经写在了他们的客户名单之上。
工作中的“管家”。
工作中的“分拣员”。
正在扫描货物的扫描器。
这家公司的下一步计划是占领新市场,其中就包括拥有巨大的电商和物流空间的中国市场。在中国,它的竞争对手是为阿里巴巴提供仓储机器人队伍的科技公司Geek++,而中国另一个电商巨头京东也已经拥有完整的仓储机器人系统,且庞大的中国电商市场也为仓储机器人提供了启动资金。
即便如此,Gupta还是相信,GreyOrange的优势在于,拥有能集中控制整个自动化系统数百个机器人的管理软件,因此,“管家”是有机会踏进中国仓库门槛的。另一个乐观的原因是,中国的大规模制造业景观为许多不同的公司提供了发展余地,尤其是现在,工人薪酬上涨将推动自动化的进步。
“即使只有中国市场的10%,也是巨大的。”Gupta说道。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