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面临制造模式变革,中国尤其紧迫和关键。美国提出的“再工业化”,欧盟提出的“新工业革命”等制造业发展战略,都是通过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重构制造业竞争格局,实现制造模式变革。对于中国而言,制造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对资源和环境的掠夺性使用等,导致中国制造模式和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急需转型和升级;同时高端制造向欧美回流和低端制造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也倒逼中国制造模式快速变革。机器人制造模式,不仅能解决低端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缩小高端制造业差距,同时还可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机器人革命”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
由于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未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为突破口,通过联盟合作攻关,突破机器人共性核心技术,研发机器人系列产品,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切实解决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通过打造创新平台,形成技术合力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我国机器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值此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年度召开之际,特发起中国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共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计!
一、打造创新平台 驱动产业发展
1、攻克机器人关键技术 推动产业化
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国家科技部为依托,汇集了机器人生产厂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市场需求客户五大群体,形成了从政府顶层设计到实际用户需求的官、产、学、研、用一套完整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根据国家专项及市场需求,联盟内成员单位结合自身优势开展联合攻关,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并及技术成果进行市场化转变,从而不断提升中国机器人技术水平,促进机器人产业长效发展。当前,中国机器人市场井喷时代正式到来,伴随着工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已经成为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从产业竞争态势上分析,国外知名机器人企业不断占据国内市场份额,健康的产业生态体系竞争已经成为机器人产业竞争的至高点。唯有依托平台创新优势,共同攻克机器人关键技术,并与市场需求有效结合才能拉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有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从而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智造业强国转变。
2、打造创新平台 汇集发展能量
机器人技术研发及市场应用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受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融合的加速,为了更有得于中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作开展,联盟将着重打造网络平台“中国机器人产业网”。规划中的中国机器人产业网将涵盖产业资讯、客户需求发布、解决方案提供、在线商城等版块,实现集产业综合信息发布、机器人交易门户、战略合作发布等重要功能。形成点、线、面、圈相结合,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网状结构的大平台,实现行业网站多角度、低成本的联合推广、信息发布、多方位的技术创新及市场合作。为更多致力于机器人创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开发、解决方案应用等企业及科研院所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和战略支撑,实现走在市场前,走在客户前的创新理念。汇聚发展能量,打造权威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在线平台。
3、创建人才高地 驱动产业发展
当前,国内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无疑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来实现。中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一方面充分发挥机器人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结合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趋势,整合优质资源,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制定分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储备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专有人才。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才引进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围绕机器人产业重大专项及攻关,引领推动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工程技术关键人才。以高起点、高水平汇聚机器人创新平台的高端人才,以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人才。以高端创新人才推动产业发展,使平台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
二、“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数字化智能生产线
新松公司一期、二期产业园占地面积达到20000多平方米,建设中的三期新松智慧园面积将超过60000多平米,是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正在建设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智能车间,将建成国内首条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数字化生产线,将于9月正式投产,年产能将达到5000台。该数字化智能生产线集成了新松公司核心的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堆垛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检测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实现物料自动搬运、柔性物料传输、零部件自动清洗、自动化装配、自动喷漆、智能仓储、智能综合监控及数字化虚拟制造等功能,可完成产品从零部件入库、到产品最终装配、检验、喷漆,最终实现成本入库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将机器人、智能设备和信息技术三者在生产过程中完美融合,解决生产、物流、质量、生产线及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全生产周期的转化。
这条生产线之所称为数字化制造,是因为整个过程实现了数字控制,是对传统的规划设计理念的一种颠覆。在管理层层由信息系统实现对生产状态的实时掌控,在执行层面由负责不同功能的各类机器人等完成的全数字化智能生产流程。在仓储区由堆垛机器人将零部件自动取下,信号传递给RGV移动机器人将部件自动摆放到传输带上。再由激光导航机器人将零部件自动搬运到指定工位,由带视觉定位的工业机器人实现自动装配。再由磁导航AGV移动机器人将装配好的机器人传送到自动喷涂区进行喷涂。全过程完成后,再由AGV移动机器人送到机器人检测区进行性能检测,检测合格的产品由AGV移动机器人搬运到自动化立体库,进行成品入库。实现产品全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制造。
新松公司数字化智能工厂的整体制造模式在国内是首创的,在国际上同类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也是领先的。与人工制造相比,数字化智能车间不仅极大地提升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也会提升5至10倍,是业内率先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数字化智能生产系统完成机器人制造过程的典范。这必将会助推传统制造模式变革的进程中带来一定的示范效应。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