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工业自动化改造中,AGV无人叉车机器人设备的部署往往需要专业团队耗时数周完成场地测绘、网络搭建和系统调试。然而,联核科技推出的新一代零代码“小易”系列无人叉车却颠覆了这一认知——通过激光SLAM导航技术与零代码操作模式,用户仅需拉着AGV自动叉车机器人“走一圈”即可完成环境建模,实现“开箱即用”的极简部署。这一创新不仅降低了企业自动化升级的技术门槛,更让物流搬运的智能化转型变得触手可及。
激光SLAM导航:用“脚步”绘制智能地图
联核无人叉车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搭载的激光SLAM导航系统。与传统AGV自动叉车机器人依赖磁条、二维码或反光板等固定标识不同,激光SLAM通过实时扫描周围环境,构建三维点云地图,并动态规划最优路径。用户只需手动操作AGV无人自动叉车机器人沿预设路线行驶一圈,系统即可自动生成环境模型,并精准识别货架、通道、电梯等关键位置。
以联核科技ED15堆高式无人叉车为例,其内置的德国进口激光雷达可实现±4mm的定位精度,即使在复杂仓库环境中,也能通过360°立体避障系统实时感知障碍物并动态调整路径。这一技术不仅省去了场地改造的成本,更让设备在部署后立即投入使用,真正做到“即插即用”。
零代码调试:让“非专业”用户也能操作
传统AGV叉车机器人的部署通常需要工程师编写代码、配置参数,而联核自动无人叉车则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零代码操作。用户无需编程基础,只需通过PAD或电脑端的多终端APP,即可完成任务下发、路径优化和设备监控。例如,联核科技ED15无人叉车支持环流模式、任务列表模式等多种运行策略,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切换,甚至通过数字孪生仿真平台进行虚拟调试,进一步缩短项目交付周期。
案例:在某大型纺织企业的冷链仓库中,联核EP15零代码AGV自动无人叉车在24小时内完成部署,其-20℃至40℃的宽温域适应能力确保了7×24小时连续作业,人力成本降低62%。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联核无人叉车在复杂场景下的快速落地能力。
集群调度:从单机到百台协同的“一键升级”
对于多设备协同作业的场景,联核科技自主研发的星空云平台提供了百台级无人自动叉车的集群调度能力。系统支持动态路径规划与交通管制,可实时分配任务、管理场内交通,避免设备碰撞。例如,在某汽车零部件工厂,20台联核科技自动无人叉车通过集群调度系统实现了任务分配效率提升45%,设备综合利用率突破85%。
更值得一提的是,联核的开放API接口支持多品牌设备混编。在某锂电巨头的智能工厂中,联核系统同时管理联核、西门子等品牌的200台AGV设备,展现了其生态兼容性的强大优势。
定制化场景:从平面搬运到跨层协同的“全覆盖”
联核科技无人叉车的应用场景远不止于平面搬运。以CBD20H快运版自动化无人叉车为例,其2000kg额定负载、10km/h的搬运速度和±100mm的托盘姿态识别容错率,使其在医药、物流等行业实现了每小时300托盘的吞吐量。此外,联核科技CBD20H快运版搬运式自动无人叉车机器人还支持电梯跨层转运,通过与电梯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