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展会动态 > 正文

【大会速递】中国工程院杨华勇院士:大数据与智能制造

2019-07-17 16:47 性质:转载 作者:CIROS组委会 来源:CIROS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
免责声明:AGV网(www.chinaag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编者按:此文是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智能制造分会专家主任杨华勇先生,在CIROS组委会主办的2019中国国际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发展高峰论坛暨2019“金手...

  编者按:此文是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智能制造分会专家主任杨华勇先生,在CIROS组委会主办的2019中国国际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发展高峰论坛暨2019“金手指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按照速记报告整理摘编而成。

数字经济最好的时代:ABCD

  在这里跟大家汇报一下智能制造我们的思考和实践。我的汇报分以下几个内容。首先,刚才薛会长和毛司长都提到政策的问题,现在政策都是讲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因为我们的产能过剩,现在核心关键技术需要进一步的自主和突破,制造业都离不开信息业,智能制造就离不开IT的ABCD,就是AI、Block chain等。在互联网销售领域,现在互联网改变了生活生产的模式,云计算、IoT、VR、AI的人工智能深入,已经越来越转型化。所以开发者、品牌商、制造商,以及门店、运输、快递、物流、金融业都跟新零售、新物流、新制造等连在一起。

  消费互联网化,消费的升级,现在在倒逼服务的升级,服务的升级倒逼制造的升级。要打通这些,就是供应链和智能化。最近几年讲CPS讲的比较多,现在数十亿消费者,通过消费互联网,越来越连在一起。所以从消费端来看,都看重的是服务、渠道和市场,从研发这端来看,创新、研发、设计和品牌,中国人口红利几乎已经促进,但是中国的工程师才刚刚开始。中国一年的工科毕业生,几乎要超过全球其他国家加起来的总和。这块都需要供应链、制造和物流来打通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以及虚拟世界。

市场环境的互联网转型

  互联网时代离不开五个词,平台、数据、智能、融合、普惠。对于平台而言,未来的平台和个人,个人可以用平台做很多事。数字化以后需要在线,24小时随时可调用。产品和服务、运营、决策都要智能化,线上线下融合、原子比特融合,以及普惠。从需求侧来看,我们企业都在讲成本、质量、效率,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来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产品、装备和过程,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智能主导、服务支撑。供给侧,从数据的角度学习提升、迭代成长。大数据是融合关联数字孪生、云计算、互联网等。从IT侧,都讲工业互联网,我们制造侧都是智能制造。

  实际上说的一件事情,不同的角度来看,工业互联网的增长非常迅速。来看这个应用场景的占比,设备的管理服务是38%,生产过程的管理是28%,企业运营管理是18%,资源配置协同13%,真正的研发设计数据只有2%,还有一个工艺的管理只有1%。

  我们用另外一个坐标来看,他有两个坐标,产品的价值分析的深度,以及工业机理复杂度来考虑,社会管理、过程管理、企业运营管理、资源配备和研发,以及制造工艺的管理,现在大量是在模型的问题、数据深入分析问题、设备健康管理,这个占到62%。还有生产的监控安全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富管理,这块占了22%。金融全流程的优化占了43%,真正工业复杂度特别高的,仿真优化与数字这块,实际上只有3%。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面临多个挑战

  现在进一步朝深度走,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往深度走,面临很多挑战,我列了六个。第一个,现在数据源很多,接入成本高、量大,所以企业做IO的成本非常高。这是工业数据的多样性。从算法来看,现在开发语言众多,管理成本高,工业机理和算法,实际上很难融合,需要两方面的人才,需要工业的专用人才和IT的专用人才一起来做。还有工业组件的沉淀、算法模型的沉淀,因为场景复杂、算法多样,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边缘计算,放到云上的安全的问题,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边缘计算成本高。也存在硬件的问题,还有流计算,所以需要与硬件深度融合。还有算法能力不足,因为数据量大,算法框架多,成本高。而我们需要的是混合部署和快速部署,尤其是业务深度的融合。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本质是工业数据操作系统,核心三套件,虎符、算盘、河图,做工业数据的开发管理。工业工程运筹优化系统,以及工业视觉渲染,还有边缘算法。我们都知道,工厂的管理有物料、工装、人员、工艺、设备、订单、供应商。物流的管理、网络运行涉及到销售,质量数据、工业数据、装备公司数据、模具数据、订单数据、设备数据,以及人员权限的管理。

  这里一个例子,关于工装的一个例子,非常复杂。事实上我们也跟上飞(音)一起在做,稍微哪一个点上一段,后面的流程就做不下去。大量数据的整合,这里面需要很多事,可能是三方面。前面提到真正要把一个平台推出来让大家接受,面向业务人员,图形化工业智能程序开发环境。要求规范、统一、易用的算法智能平台,让算法透明、可解释、能“说话”、可独立部署,支持扩展、快速API服务化。

  这是一个案例,现在国内最有竞争力的是春风摩托,他做了一期工信部的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他这个就是设计,他设计能力现在很强,而且这是一个国宾副车队的摩托车,跟一般的摩托车相比,他加了150个特殊标准,产量不大,要求又高,政府采购价格也很低,竞争者也多,但是企业也不愿意亏损,所以这对他带来很大的挑战。从设计角度带来很大挑战,制造角度带来挑战,他的车间很典型,一个车间有三十台各种加工机床,各种品牌的。他做了一期下来,他想深度做。他现在做沙滩车等等,也做出口,虽然企业不大,但是很有竞争力。摩托车,说到底还是发动机。发动机的问题我们也都知道,就是装配。举个例子,最简单就是螺丝钉,螺丝钉松了紧了,操作工心情不好,做不到位。靠巡检员,永远会有问题。怎么避免这些问题?如果把他做起来,摄像头做一个监控,可以马上报警。而且不拍人,就拍一个局部,工人也不反感。关键要把这些数据怎么处理,很多企业应该也做过类似的场景,做跟踪。数据整理,根据视频判断它的产品。

  1、装备智能化

  做装配线不需要大规模改造,对中小企业很有借鉴意义。能够实现不间断监控,对不正确的装配件能够及时预警。

  装备的智能化。我们在基金委的支持下做了很多,现在产量全球60%,把价格拉下来40%。现在“一带一路”传统线带来很大的问题,中国是产量的大国,还希望成为技术强国,来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他也是数据很多,主要的问题和瓶颈是驾驶员的经验需要积累,培养周期长,工程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在疲劳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稳定性低,无法长时间工作。方向是智能驾驶,现在是辅助决策。

  盾构大脑,进行TB+M边缘计算,局部感知前面的岩土或者水土的情况。驾驶数据、刀具磨损评估、设备故障预警等等。如何提高它的寿命?如何来做图像识别、地质模型、评估驾驶质量,我们来判断驾驶水平,需要多维度。

  2、数据采集分析

  举个例子,芯片决定以后,靠皮带输送出来,然后到运输车,再把它提升出来。如果岩石的块度太小,就不是用来决定破碎岩石。原来选煤也是,现在同样的原理,我们再考虑煤炭的洗煤选煤,就靠图像来做。有网络深度学习,产生大量的数据。

  前期做过的人都知道,采集数据很痛苦,采完数据再解也很痛苦,前期做起来非常痛苦。怎么来分析,现在没有人也没有技术来做。也要分类,岩石的类型早就知道,关键是岩石前面这个局部段到底有多少,靠图片,见了数据会很快分类,不用人去盯着,也不用请专家。

  做标识,大量图像采集出来以后,现在已经有远程采集。做深度分析,辅助驾驶、智能决策,有辅助。这样数据的分析可以影响和引导驾驶员的决策,现在关于刀盘的转速,它的设定和实际推进到底多少,波动时决策要降低一下,速度慢一点。

  所以深度图像数据可以准确判断围岩类型和尺寸,通过历史数据分析能够抽象出驾驶员的最优驾驶策略,为自动驾驶提供依据。通过更深层次的数据与知识挖掘,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自动驾驶。

  3、质量管理

  还有质量管理,无锡有一个贝斯特精机,他是做发动机叶轮的,我们都知道叶轮的工况很复杂,表面瑕疵影响叶轮性能,对检测要求很高,瑕疵品流出会造成很大损失,包括物流、批量召回产品等。目前都知道,生产线要巡检,巡检员数量也有限、培训周期有限、培训周期长,如何检测降低瑕疵对人力的依赖?

  主要的瓶颈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检验经验门槛,受主管判断影响,检测准确度有起伏。缺乏一致性,容易错检漏检。抽象出来就是这样,业务层、交互层、计算层和技术层,细节不展开讲。最后说一下,图像的特征提取,来深度学习这个图像,降低复杂度对精度的影响。需要稳定的工作环境,抗干扰能力弱,学习能力弱。这些都要改进。

  图像需要做360度无死角高清拍摄,然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建模,目标是全自动智能分拣。共收集81张图片,156处划伤瑕疵,其中64张照片用作训练,17张用作验证。精确率85.51%,召回率是67.65,平均精度是87.04%。这个意义是用深度学习辅助人工对瑕疵的检测,提高稳定性和准确性,降低人力成本。图像可以做到90%的准确度,这个难度也不用多少人培训,后期很好。深度学习,提升性能,并能够快速复制到所有检测点,避免因工人培训浪费时间。

  4、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就在浙江兆丰,做轴承的。前面已经接了MES、ERP、WMS等系统。解决企业信息化达到一定高度后的痛点,多系统、多部门,视觉单一、缺乏全局,各种问题无法预知。做企业的大脑,数据智能、流程智能、决策智能。先要说服管理层,决策者下决心,一定要董事长达成共识。前期搞的很乱,就会很困难。

  这是数据展示平台。然后找优化,这是一个传统行业,总觉得工业没有多少优化。现在要把汽车行业加上数据的手段,真发现了很多问题。把它分类,我们也都知道,磨削、上下科、修整,就这三个阶段。非磨削阶段占比太大。

  只要意识到问题在哪儿,采用消空程系统,缩短空程时间。找到整体的优化,产品交货期缩短7天,部分关键产品生产节拍从18秒提升到15秒,能耗降低7%,产品质量提升5%。那个节拍的量很大,别小看这3秒。生产协同个性化、内网外网设计供应链,很复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需要跨界,真的是强国的基础。

  绕不开工厂化,现在开发者可以网上找,算法也找的到,IT也有生态。能力多了,数据量很大,数据的定义,尤其数据的关系,需要专门的人来做。大量的数据如何用,我们分析过,很多的数据,97%实际上是无用的。

工业互联网

  现在做互联网,就是工业互联网2.0时代。数字化基础越好的企业,做起来就越大。运营层、应用层,开发工业APP。安全我们都知道,现在社会公共系统的安全是重中之重。边缘计算、云平台的安全等等。现在是把开发者学习交流开发工业APP,我们现在做了很多事,尤其是大学,他们有沉淀,毕业生一毕业就走了,你还要了解他的工艺,要花精力去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做了一个算盘。现在我们关心的工厂大脑,仓储物流也开始关心,事实上我们会越来越关注能耗,尤其是设备,设备什么时候该维修,有好多数据要进入大脑。

  打通全城的工业互联网,把现有的各种反馈,商业数据、客户关系数据、产销等等,全部放在一个平台上,所以要让生产有序,还要供需有理,让制造有“芯”,让生产有序,让营销有依。我认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四个阶段,第一个是资源通,第二个是架构通,第三个是数据通,第四个阶段是价值通。现在的企业大部分还在第一、第二阶段。

  5G要改变、加快,多维的输入,现在消费互联网是下载,5G有个问题,他有个上载的问题,现在5G在消费领域都是下载,现在大规模做5G的上载。我看联通电信都在做,全局协同能够深度融合工业机理与工艺,制造超越人类决策的全局最优策略,并实时自优化。全线智能,能够洞悉人所没发现的复杂及隐藏的工业规律与原理。

机器智能解放人工智慧

  现在智能制造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全球化和地缘政治的挑战,科技公司也盯着工业,在整体加速。产学研到底该如何协同?不同行业模式复制遇到的行业数据规制,每个企业的工业大佬都需要个性化的定制。互联网和传统经济体的“跨界”文化有很大鸿沟。顶层设计好,局部快速迭代,每个行业都可以做到。人脑+机器智能的“混合脑力”模式。数据驱动的智能化治理模式成为主流,数字经济带动消费升级与智慧升级。

  数据智能不是取代人,也不是机器取代人,应该是机器智能解放人工智慧。所以数据应该是从制造业中来,也应该回到制造业中去。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